万章曰:“敢问不见(xiàn)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xiàn)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xiàn),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wèi)也哉?”
曰:“为(wèi)其多闻也,为(wèi)其贤也。”曰:“为(wèi)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mù)公亟(qì)见(xiàn)于子思,曰:‘古千乘(shèng)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shèng)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zhào)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jĪng),不至,将(jiāng)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sàng)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zhān),士以旂(qí),大(dà)夫以旌(jĪng)。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fú)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shǏ);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zhào),不俟(sì)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yú)?”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zhào)之也。”
译文:万章问:“请问士人不去谒见诸侯,有什么道理吗?”孟子说:“未在职的士人,住在都城的叫做市井之臣,住在乡村的叫做草莽之臣,都算是百姓。百姓没向诸侯传送见面礼而成为臣属,就不敢谒见诸侯,这是礼的规定。” 万章说:“百姓,召他服役,就去服役;国君要见他,召唤他,却不去谒见,为什么呢?”孟子说:“去服役,是正当的;去谒见,是不正当的。再说国君要召见他,为的是什么呢?” 万章说:“因为他见闻广博,因为他贤能。”孟子说:“如果是因为他见闻广博,那么天子尚且不能召见老师,何况诸侯呢?如果是因为他贤能,那么我不曾听说过,要见贤能的人竟可以召唤他来的。鲁穆公屡次去拜访子思,说:‘古代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去与士人交朋友,是什么情况呢?’子思很不高兴,说:‘古人有句话,是说国君以士人为师而侍奉他,怎能说是与他交朋友呢?’子思之所以不高兴,难道不是说:‘论地位,你是国君,我是臣下,我怎么敢与你交朋友呢?论德行,那么你应该把我当老师来侍奉,怎么可以与我交朋友呢?’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要求与他交朋友尚且办不到,何况召他来见呢?从前齐景公打猎,用旌旗召唤猎场小吏,小吏不肯去,齐景公准备杀他。‘有志之士不怕弃尸山沟,勇敢的人不怕丢掉脑袋。’孔子(这样称赞猎场小吏),是取他哪一点呢?取的是,不是他所应该接受的召唤之礼,就不前往。” 万章说:“请问召唤猎场小吏要用什么东西?”孟子说:“用皮帽子。召唤百姓用大红绸做的曲柄旗,召喚士人用带着铃铛的旂旗,召喚大夫用饰有羽毛的旌旗。用召唤大夫的旌旗去召唤猎场小吏,小吏是死也不敢去的;用召唤士人的旗子去召唤百娃,百姓难道敢去吗?何况是用召唤不贤者的礼节去召唤贤者呢?想要见到贤者而不用适当的方式,就像想请人进来却又关上大门一样。义,有如大路;礼,有如大门。只有君子能够走在大路上,并且由大门进出。《诗经·小雅·大东》上说:‘大路平得像磨刀石,直得像箭。君子所走的道路,百姓也会效法的。’” 万章说:“孔子,一听说国君召见,不等车马备好就先走。那么,孔子做错了吗?”孟子说:“那是因为孔子正在做官,有职务在身,而国君是按他的官职召见他的。”
如果你真的姿态低到是一个庶人,那应该是国君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人家叫你去,你还不去,为什么?孟子说“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如果国君去让我去修长城,去服劳役,是正当的、合宜的,但让我去见他,不合宜。
“且君之欲见之也”,他是为什么想见我呢?他见我的目的是什么呢?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那不就是因为您知道的东西多吗,因为您这个好吗,又博闻又强记,知道很多东西,品德又高,“曰为其多闻也”。
“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如果是因为品德高尚,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一个人品德高尚而召之,就把他叫来。
“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你用招不贤的人的招唤方法,来招唤一个贤人,“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如果你真的想见贤人,而你又不以他的道来跟他交往,就好像你想进门,但是把门关上一样。我们大家想进门,你一定是开门,你非得把那个门关紧,然后你说我要进去,进不去的。 “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这个义就是道路,礼就是大门,只有君子能够沿着义的大路,然后出入礼的大门。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这段是《论语》当中提到过的,说孔子只要鲁公说你来上朝,不俟驾而行,就是那个车都没有装好,赶紧就跑,难道孔子不懂你这个道理吗,“然则孔子非与”。
万章就完全没有把这个道理融会贯通,所以拿孔子来做反例跟孟子辩论。“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就是孔子,为什么那么麻溜地赶紧去上朝呢?他有官职啊,他是人家的大司寇,所以你有官职在身的时候,那国君下命令你肯定得赶紧去,这是你的职务所在。
但是我今天没有官职,我今天是一个市井之臣,你如果要让我去,说服兵役、修长城,这样的事我可以干,因为所有人都是这样干。但是假如你说你想拜我为师,你想向我请教,你希望能够跟我学道德,那对不起,你只有来找我,我不会去找你的,所以这是孟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坚持。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儒家在当年是非常开放的。在战国时期,像万章这样一个年轻的学生,竟然敢于拿孔子做例子跟孟子辩论,就说明那个时候大家的思想没有被禁锢。他不懂可以问,他可以直说,这人虽然轴,但是他是一个很直率的人,有不懂的就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