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墨西哥地震到底几级,真是百年一遇吗?
当地时间9月7日午后11点49分(北美中部时区,UTC-6,夏令UTC-5),墨西哥恰帕斯州发生了一场被媒体称为“百年一遇”的大地震。是次地震,震中位于特万特佩克湾皮希希亚潘西南方约87公里处。
地震主震发生后的一个小时内,美国地质调查局至少测录到五次余震,而墨西哥地震服务中心则测录到190多次余震,最强的达到6.1级。距离震中1000公里的墨西哥城也震感强烈,当地居民纷纷涌上街头,远离高层建筑物。夜里睡在空旷的公园、操场上。
地震造成沿岸地区发生轻微海啸,城市中的许多房屋倒塌,地面塌裂,当地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聚集在避难场所周围,熬过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晚。
在地震最严重的胡奇坦,人们排队领取墨西哥军方派遣空军飞机运送来的救援物资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地震造成许多地区断电,至少影响了100万人的正常用电。好在墨西哥全国的机场、港口、主要道路等交通设施没有严重受损。
据最新的消息,目前墨西哥地震已经造成超过90人死亡。如今,余震已经停止了,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损坏令救援、撤离工作持续不断,援助物资经飞机向各地源源不断的运送,灾后的修复和重建工作也陆续展开。天灾地变无可奈何,惟愿墨西哥人民撑住,加油!
是次地震,令人疑惑的是三大权威机构给出的地震震级皆有所不同。墨西哥国家地震服务中心先定的震级为8.0级,后上调至8.4级;我国地震台测定震级为8.2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次测定震级为8.0级,后来调整至8.1级。
8.4、8.2、8.1,这三个震级到底哪个是对的呢?答案是全部都对。
为什么一个地震的强度既可以是8.4又可以是8.2还可以是8.1呢?
在这里斜插个小知识。大家是否还记得以前,我们在电视机前听到新闻播报某地地震时,前面总是说“XXX地发生了里氏地震强度XXX级的地震”,为什么现在不说了呢?
因为里氏地震级别的测量方法存在一个致命缺点,即它的所得读数与震源的物理特性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有自身的定律限制,在震级7级时会产生饱和效应,这就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用此种方式算出来的数值趋同性很大。并不能很准确的表明地震的真实强度。
这次墨西哥地震,中、美、墨的三家地震权威机构并不是用里氏地震级别的方式来测量的。他们采用的是矩震级来测量计算。
矩震级是一种记录地震强度的标度。1977年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金森博雄教授制定,是现今世界上估算大规模地震时最常用也较准确的标度。它的优点在于所得数值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有直接的联系,能描述地层错动的规模和地震的能量。这样一来,即便地震的强度差距很小,计算出来的数值依然有所区别,不会趋同。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美、墨三者虽然都是以矩震级来测量此次地震等级,最后计算所得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的原因。而且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每个国家的测量仪器、读数和所用度量也会存在差异,所以计算结果略有不同实无可厚非。
而至于之前媒体所言,今次的地震是“百年一遇”,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1985年,墨西哥城发生了里氏地震级别7.8级的大地震,主震过后发生了多场余震,最高一次余震震级高达6.5级。这场大地震令8000-10000座建筑物倒塌倾覆,7000多人死亡,1.2万人受伤,约30万人无家可归。那次地震虽规模未达今次,但却是以里氏地震震级来计算的,若换算成矩震级,不知到底会是多少级,但肯定超越今次。
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发生在1960年,那场几乎颠覆了整个智利的大地震震级高达9.5级,引发的海啸令数座村庄就此消失,一座火山于地震发生后数日爆发,最后的死亡人数高达数千,甚至上万(有多种说法)。
1960年至2017年仅过去了57年,所以是次地震媒体所言的“百年一遇”便不攻自破。
其实我是想传达这样一个观念,主流媒体也好,旁门左道的小道消息也罢,无论听到的信息来自多么权威的机构,或听到的信息多么荒谬可笑,千千万万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这种行为既不可爱,也不可笑,我觉得反倒是一种无知无畏似的愚蠢从众。
请试着独立思考,查经引据,放开固有思维的枷锁,用自己独特的看法颠覆它们。
你就是你,你有自己的看法。
©2014-2017 张涛拉罕,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