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周霄
乘风凉也是有时代性与地方性的。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张家港,那时,空调远没有普及,家里有只小电风扇,天花板上挂个吊扇,已经算是设备齐全了。燠热的夏天,乘风凉成了家家户户必要的休闲方式,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情结。
乘风凉,由张家港方言说来叫“乘风凉”,普通话则叫“纳凉”。“纳”就是“入”的意思,南朝徐陵有诗云“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杜甫也有诗言“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乘风凉”的说法则是后来才有的,清人顾铁卿的《清嘉录》中有“乘风凉”的说法,而“乘”字和“纳”字相比,则更显示了逐凉的主动性。古书中的乘风凉,乘凉地点或在湖泊之上或在桥洞之下或在亭观水榭或在庭院天井。作乐的内容,可以是斗牌,斗曲,弹唱,说书,自有雅士之风流,美女之簇拥。
而我家乡的乘风凉,则是够不上大雅的,甚至有些俗气。乘风凉的关键,在于风,这风一定要“穿堂风”。房间里的电扇“嗡嗡”地摇头,转出来的风总不够一家子吹,于是溽热的夏天,四邻八坊都涌向室外。晚上六点多钟,便拖家带口地搬着乘凉工具放到巷口占位子。那时,街巷里有花坛,巷子口有绿树,没有汽车来往,除了虫声蛙鸣,就是人们的谈话声。在这样一个夏日,人们为了防暑,脱到不能再脱:男人们光着个膀子,赤裸了上身,全身上下,只剩一条平脚裤;女人们则也多半放下了平日的矜持,穿着睡衣,年纪大点的可能里面都不穿胸罩。这种情形,可和古书上的大相径庭,《论语》里说,孔子在大热天,在家里还穿麻布衣服,并且外面还要罩一件衣服,以示礼仪,这种情形,在我们家乡的夏日晚上是不可见的——起码,我没有见到过。
这占位子的乘凉工具,有小矮凳、长板凳、竹椅、竹榻、篾竹躺椅、帆布躺椅,甚至红木太师椅,都能掮出来,反正是啥合适用就用啥,绝没有攀比的成分。考究点的人家,还会拎上几桶井水在巷口的石板地面上泼水,以驱走地上的日影,几遍下来,地面便不再升腾热气了——这井水的好处,就是,日头越是灼热,水气越是寒冷,在那个没有冰箱和空调的年代,有一口深井,就有如有了一座天然的冰窖。快入黄昏的时候,孩子们都做好了作业,大人们等日影消尽,就用两条长凳架上门板变成桌面,用以晚餐。那时,夏天的晚上,菜碟子里放着的大多是这几件:酱瓜、玫瑰腐乳、咸菜毛豆子、丝瓜炒毛豆、鸡毛菜、番茄蛋汤,考究一点的可能会有冬瓜小排汤或是面拖六月黄(面拖蟹),可能还会配上咸汽水,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连手中的蒲扇样式都差不多,能吃上这些可算得上是山珍海味了。就着这些例菜,来一碗南瓜粥或面疙瘩或是清热去火的绿豆粥,那可是美味至极了。那时,邻里街坊都没什么攀比,饭菜香在街巷里被风吹开,就有人端着个饭碗去邻居处闲聊,整个街巷的饭菜都流动起来,大家互通有无,可热闹了。
吃完饭,有个别人家就把洗澡用的大木盆搬到屋外,家里有小孩的,就在这户外露天洗个澡,天高地远,悬在头顶的星空变得特别的神秘,而身前身后,都是夜来香的游动的暗香,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洗得既凉快又兴奋。而女人们则会端着一盆盆水进屋洗,男人们则赤膊穿着大裤衩,先蹲下用井水擦遍全身,然后站起来,一盆水把全身上下都给浇透,那凉快劲儿,可是如同闪电般从头贯脚。洗完澡,大概也就快七、八点钟了,于是家家户户将蚊香点起来,有人在路灯下下棋、打牌,有的则摇着蒲扇半寐半醒地躺在躺椅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里的连载广播。在这夏夜的星空下,凉风里,谁家要有点不开心的事,都会拿出来唠一唠,这一唠,好像心里就舒服了些似的。这说闲话,也是分堆的。说些家长里短的,常常是些大婶阿姨;说些家国大事或单位里的小道消息的,都是一群男人;而小朋友们则会谈一些动画片,黑猫警长啊,葫芦娃啊之类的,随着夜色渐深,孩子们中的故事大王,可能还会讲一些个鬼故事,在那时候听来似乎毛骨悚然。
在这种氛围下,瓜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早早地就用网袋吊在井里了,酸梅汤也灌在瓶中沉在井底,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些都是乘凉的必需品。此时,瓜果也很便宜,弄堂口对面常常有瓜果摊贩,叫嚷着“杀西瓜啰,杀西瓜喽”,也有卖冰棍的,用一个人工冰箱,下面是块天然冰,放在泡沫塑料箱子里,箱里铺着冰棍,上面捂着严严实实的厚被子,然后在那里叫卖着“棒冰卖棒冰,一毛钱一根”。此时的美食,除了这些外,还有黄金瓜,去皮肉白如雪;红番茄,嫩红酸爽;还有紫色或青白色的糖芦稷(类似甘蔗),撕开外皮,红心者口味最佳。吃完西瓜,剩下的西瓜子也是好东西,捡到小盘子里,洗干净炒着吃。我们这的人,甚至连西瓜皮都不放过,切丁,炒咸菜,很能下饭。
那时,我最喜欢的是一大家子人坐到巷子里,而我躺在外公做的竹榻上听大人们天南海北地闲扯,或者我静静地数星星。外公的手很巧,做的竹榻非常精巧,不仅可以平躺,还可以折叠,平躺是是床榻,折起来又可以做椅子,一根根竹片被外公打磨地很光滑,编织得很结实。这张竹榻,可分四挡,随人的意愿调整,也符合人体力学,或躺或坐,都非常舒适。许是,常常使用的原因,汗滴渗入其中,竹榻的颜色变得幽深而发亮,看着就让人感到一阵阵凉意。
如今,善于制作竹榻的外公不在了,昔日的小巷也扩建成了大马路。邻里之间被拆居进了高高的大厦,夜夜睡在空调制造出的人工凉意之中。即便是有老人们想要遵循老习惯在小区里穿个拖鞋,带个孙子,出来纳纳凉,这小区内车来车往,马路上灰尘滚滚,也没有个乘风凉的去处了,没有去处也就算了,现在连凉风都被家家户户空调里排出来的热气给溽热了。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里,朋友们流行起了一种防止空调病的,藿香正气水。看来,人为的凉风,终究不如自然的凉风。
于是,不由得怀念起了,童年时乘风凉的乐趣,那种集体式的户外生活方式,那种家的延伸,甚至想再嗅一嗅,夏日老巷中弥漫的痱子粉和花露水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