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详解——第四十一章(善贷——完善意志形成过程)

第四十一章(善贷——完善意志形成过程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主题和前后文关系】

本章是上两章的继续,阐明社会文化与社会成员的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阐明意志的形成过程。

【词语释义】

“闻”:领悟,理解,听说。

“若存若亡”:既似存在又似消亡,将信将疑。

“不笑,不足以为道”,体现了上章的“弱者道之用”。

“建言”:古谚,老话。

“若”:表示两事物之间的趋同关系,在“明道若昧”中表示能容忍;

“昧”,不懂的样子;

“明道若昧”:尽管知晓社会发展的规则性但还要能容忍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不懂。

“若”:允许;

“进道若退”:在规则性的指引下往前走还应该允许短暂的后退。

“纇”:不平,不顺利;

“夷道若纇”:顺利地运用规则性还应该允许有时候不顺利。

“若”:能感觉到;

“谷”:溪流,代指自然规律;

“上德若谷”,具备以社会规则为内容的文化操守就能感觉到自然规律在起作用。

“大白”:人格上的完全清白;

“若”:能容忍;

“大白若辱”:完全清白能容忍遭受侮辱。

“广德若不足”:延展道德修养的广度就像还不是很充足。

“建德若偷”:积极建树德行就像还很苟且。

“质真若渝”:急切地纯化自己的品行就像曾经被玷污过。

“大方无隅”:宏大的方正感觉不到角隅。

“大器晚成”:有大用的器物不会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大音希声”:最洪亮的弦乐声,很难听到声音。

“大象”:通过观察社会发展的规则性产生的表象(见第三十五章);

“大象无形”:关于规则性的表象没有形状。

“道隐”:社会发展的规则性隐藏于主观意识中,即个人的思想意志构成社会发展的规则性。

“道隐无名”:思想意志不会给出任何具体的规定,若“君子之道费而隐”。

“善”:展现本性,发自内心;

“贷”:宽恕;

“善贷”:既儒家说的忠恕,其行事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叙事逻辑】

“上士闻道……大笑之” 阐述不同的人对“道”的不同反映,从而引出“道”在不同人的主观中会产生怎样的反映,形成怎样的思想意志的问题;“不笑,不足以为道”,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故建言有之……道隐无名”阐述思想意志的特征;最后一句阐述思想意志的形成过程。

其中“建言”的内容,“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阐明思想意志形成的价值观基础;“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例举形成思想意志的具体办法;“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阐明思想意志业已形成的标志;“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概括思想意志形成的要点。

其中“大白若辱”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意志的外在表现,“质真若渝”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意志的内在要求。

【白话文】

上等的士人领悟到社会发展的规则性之后,会赶紧忙碌起来,尽快去行动;中等的士人理解了社会发展的规则性之后,会对其功能将信将疑,不会采取行动;下等的士人听说了社会发展的规则性之后,会哈哈大笑。不被人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社会发展的规则性了。所以老话说:“尽管知晓社会发展的规则性但还要能容忍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不懂;在规则性的指引下往前走还应该允许短暂的后退;顺利的运用规则性还应该允许有时候不顺利;具备以社会规则为内容的文化操守就能感觉到自然规律在起作用;完全清白能容忍遭受侮辱;延展道德修养的广度就像还不是很充足;积极建树德行就像还很苟且;急切地纯化自己的品行就像曾经被玷污过;宏大的方正感觉不到角隅;有大用的器物不会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最洪亮的弦乐声,很难听到声音;关于规则性的表象没有形状;思想意志不能给出任何具体的规定。”唯有社会发展的规则性,能做到善贷,并能通过思想意志获得成功。

【深度解读】

“明道若昧”——“道”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所以明道应该容忍自己对一些事情的不懂;

“进道若退”——“道”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取得效果,所以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夷道若纇”——现实是不断变化的,顺利的时候还应该提防危险,及时发现不正常的情况;

“上德若谷”——加强道德修养不应该拒绝自然知识的积累;

“大白若辱”——人格上清白的人应该能承受别人的侮辱,这是自信的表现。

“大方无隅”——没有角隅即是圆,这说明得道的思想意志既有自己的特色也应该有广泛的适应度,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大器晚成”——不要急于求成,得道的思想意志一旦体现在行动上就能在社会运行中持续发挥作用,而且作用会越来越大。

“大音希声”——得道的思想意志不必向别人讲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就行。思想意志在实践中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链接:第四十章

链接:导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