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课感受:听完本节《习得高手“联机”战术 (解读第三章)》,书写您最大的三点收获。
答:①想要成功,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个人没有价值,就不会引起他人注意,不能帮助到他人,就失去了联机学习、共同进步、甚至达成跃迁的机会。然而,在你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信息是无效、繁复的。书中告诉我们,要想超过大多数人,比他们学得更好,就要学会识别一手信息和二三四手信息,能够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这样首先你就过滤掉了大量无效信息,直接去学习最核心和最前沿的知识。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根据认知目的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学习,不能盲目贪大。这也是对于“做少得多”的一种直观显现。
②虽然本章核心讲的是“联机学习”,但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对整个思考模式的颠覆,也就是全书反复提出的一个核心高频词汇——“系统”,即学习构建系统思维。除了刚才提到的关于信息源头的识别和萃取,还有很多具体的学习方法(论)是不同于你以往的认知的。它们可以令你更高效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要想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即达到所谓的“非线性提升”,关键就是要建立系统思维,在一个大的系统内去思考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用新方法、新理念去不断夯实自身,等待机会的出现。比如本章提到的建立“知识晶体”(系统框架)的概念对我来说就是新理念,其实它的影子过去常常出现,就是“框架”。一旦你把新知识和旧理念互相串联起来,你的系统就会开始慢慢打通,互为影响,慢慢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产生正向效果,你的人生就会开始产生不一样的变化。
③“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建立“问题树”的概念是之前从未曾仔细考虑过的,而这恰恰是让你从隐性能力达到显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即不能再像过去解决问题的模式,“一事一议”,做不到“举一反三”,现在要更多地强化意识,强化你试图解答问题背后的思路,然后将同一个思路应用到多个问题当中,这样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极大提高,避免了很多无谓的焦虑和困惑,也就是永澄老师所说的“降低边际成本”。
我们很多人存在的“学习焦虑”症状,其实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书中在解决问题这部分恰好也提到了关于“你要学什么”的问题——答案就在于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增强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你看,一旦想清楚了自己要“干嘛”,你的很多焦虑、问题的突破口一下就找到、打通了,接下来就是按要求、按正确的方法去一步步实施。
2. 回答问题:《跃迁》共读结束后,你准备启动一个什么样的联机学习活动?你准备怎么做?
一开始其实不太明白到底要怎样才算开启一个联机活动,是不是真的需要找N个不同领域的人一起针对某一个特定主题展开头脑风暴——此刻我的内心其实是恐慌的、抗拒的,因为一是没有相关的人脉资源,觉得所谓的“联机”可能无法达成;二是好像“联机学习”就是这样开展的,同时对自己在面对外界时比较封闭的性格不甚满意。我观察了一些伙伴在简书中的文章,发现大多也是希望靠建群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包括继续参加共读活动。而我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共读活动,我确实也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方式与自己闷头傻读一本书得到的东西和效果是无法比拟的,甚至说达到了量级的差距。我在这个月参加共读《跃迁》活动的同时,还着重练习了如何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发现自己快速掌握书的框架和要领的能力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许继续参加下一个共读活动,是比较实际的快速建立新理念、新认知,快速提升相关学习能力的一个比较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