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忙碌,班级生活终于安定下来,一切都尘埃落定,学习生活真正开始。在这忙碌之中,第一课《春》学习结束。
1
分为两个课时,核心教学目标:赏析本课生动的语言,学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句表达效果。
因为是经典,字字句句都有可赏析之处,边领着学生欣赏语言边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图画。
春天的景物,作者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重点细致描写,赏析完之后,看着陶醉在春之美景中的同学们,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来写春天,除了这几幅图画,你还想描绘什么图画?
过了一会儿,思维的火花开始在教室里闪亮:春虫图、春山图、春树图、春水图、春阳图、春月图……
嗯,谁说的图画谁来描绘。经过几个同学的描绘,我们对春天更是悠然向往了。
现在是秋天,秋天是不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呢?如果你来描绘秋天,你会选择哪些图画?
这个问题,留给孩子们课下观察,我们等秋意更浓的时候再来写吧。
2
课后的“思考探究”有一个问题设计得很妙: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
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这三个比喻,是分别比喻春天的三段时间:早春、仲春、暮春,写出了春天先后具有的新、美、有力的特点,而且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
让同学们写比喻句,凝神思考的样子真可爱啊,我看了一会儿门外,生怕与大家的眼神交流阻断了他们的思绪。过了一会儿,敏童鞋率先发言:春天像母亲,孕育万物,温柔地包容万物。
真不错啊!抓住了春的温柔、万物在春天萌生、成长的特点。
晨童鞋说:春天像刚刚燃烧的蜡烛,拼命释放生命能量。
是的,万物都在春天拼了命地生长呢,生命的力量真是挡不住啊。
女孩杰说:春天像一个闹钟,唤醒了自然万物。
啊,对这个比喻,尤为赞叹,妙!
男孩雨说,春天像一面镜子,世界一拿在手中,世界就闪亮了。
这个比喻也很形象啊!
把同学们说的喻体都写在黑板上,特点相应写在后面,不用多说,同学们就明白,用来比喻的喻体的选择,是基于与本体的相似,是为了突出本体的某一方面特点。
3
在赏析课文内容的时候,已经对重点的语词进行了赏析,第二课时的后半节,针对“积累拓展”上的第四题,我引导同学们找到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路径”,如何完整规范地进行赏析,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学会答题完整规范。
从第一个句子说起,加点语句是“盼望着,盼望着”和“脚步近了”,这实际上是两个赏析题目。前者运用反复修辞,表现了人们急切盼望春天到来的心理;后者运用拟人,写出了春天即将来到人们身边的状态,表现人们的喜悦心情。
先引导同学们找角度,即运用什么修辞方法;然后看表达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先把同学们回答出来的关键词写到黑板上,告诉同学们,如果在试卷上只答关键词是不得分的,因为书面语言不同于口头语言有语境,交流双方很容易明白,书面语言的表述要完整。
示范一下,把完整的表述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赶紧抄下来。提示:抄写答案不是为了记住答案,而是熟悉答案里面的答题思路。
第二个句子是“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加点语句是“偷偷地”和“嫩嫩的,绿绿的”。前者运用拟人修辞,后者连用两个形容词,也是叠词,写出了什么呢?表现了什么呢?
感觉这一届孩子很聪明,不少孩子经过引导后能够迅速悟出来。再让几个同学完整赏析,没问题。于是后面的两个句子的赏析更能举一反三势如破竹了。
学会完整地表述,学习第二课的时候再来学习寻找合适的角度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