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封面很好的揭示了它的主题:一艘由美元折成的小船在一片浪涛中摇摆,暗示着华尔街乱世中的腥风血雨,它主要记述了一位华人交易员亲历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一派风平浪静,有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景象,那是2005年的华尔街,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怀揣着对华尔街和成为交易员的向往,获得一份在高盛的实习。高盛的实习经历对“我”构建华尔街的认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出于对成为一名交易员的渴望,“我”还是转投到鲁西银行的怀抱。在鲁西的日子里,“我”从对交易黑话一无所知到成为独当一面的交易员,华尔街的喧嚣与浮华一直都考验着“我”的理智。俗话说得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来就没有长长远远存活的朝廷,自然,华尔街的好日子也要到头啦。在2006的华尔街镀金时代,赚钱成为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华尔街的各大投行们不断加大杠杆,不断加大投注,最终在次贷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些高杠杆率成为各大投行的催命符。在这段晦涩的日子里,“我”努力卖掉手上那些有问题的房贷抵押债券,尽力不让自己成为拖后腿的一员。“我”亲眼目睹了曾经在华尔街呼风唤雨的各大投行的衰落,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雷曼倒下来了。在美国政府的努力支援下,华尔街开始走出了阴影,在金融市场上又表现出了它的活力与生机,而“我”借着这次市场的洗牌,摸清市场的规则,通过从上线拿货,发展下线卖货,保证了自己的交易量,可有时“我”看着华尔街的暗流涌动,顺风顺水的同时又充满了几分担心。
我在阅读这本书关于次贷危机的部分时,总是不由想起08年电视上对次贷危机的报道,那时候我还不是很能理解为何房贷违约会导致一场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机,按理说,他房贷没还上,银行也可以默没收他的房子进行拍卖,就算暂时卖不出去,银行也有一批看得见的真金实物啊!直到这本书解了我的疑惑,金融市场上还有一个要命的流动性问题,在经济繁盛的时候,流动性过多,找钱投资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当遭遇危机,投资者纷纷撤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如果投行们的杠杆率过高,资不抵债,那破产是准准的,金融业的危机也会蔓延到实体经济中来,大家找银行借钱的难度上升,融资的成本上升,原来可以开好几个项目,现在也只能锐减为一个,大家赚钱少了,不需要那么多雇员,许多人下岗又导致房贷违约率上升,就变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何房贷违约会引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这本书给我展示了华尔街的真实一面。以往谈到对华尔街的看法,大家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精英两个字,各国语言自由切换,手指在交易屏幕上点点,几单交易就完成了,感觉就是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玩得转的行业。不过这本书却不一样,能进去的自然是优秀的人,但大家也会迷信那些数据模型,相信由冰冷的数字构建起来的堡垒,人难免会因为对权威的迷信而摔那么几个跟斗,好比雷曼。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金融流派,但归根到底,这些理论只是给你一个思路,对事件的分析还是要看你自己。为何之前非常适用的金融理论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一下子变得水土不服了呢?作者很明确的指出来,因为支撑这个理论的假设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根据我高中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淳淳教导,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怎么能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发展的新事物呢?
吸引我看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文字,写得很幽默生动又浅显易懂,对金融事件的评析总是信手拈来,并且没有用上长篇累牍的数据分析,不会使我这种金融小白看得两眼发困,昏昏欲睡。它的结构也是简洁明了,作者帮我梳理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次贷危机爆发的脉络,不会使我看得糊里糊涂。
在这个理财话题愈炒愈热的年代里,希望我们多一份专注,少一份人云亦云,多一丝清醒,少一份不耐,不要把投机和投资混为一谈。老话说得好,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