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破楼兰终不还
锦绣成堆的大唐,宛若文客之百花园,璀璨馥郁,却又禀姿各异。有人守着田园,枕山倚石,和樵子为伴,与农户为邻;有人寄兴江海,衣蓑独钓,和渔父来往,与鸥鹭相亲;有人寻仙访道,句上太清;有人诚心向佛,语入摩诘。
还有一些人,心怀壮志,亲临边关,写下许多悲壮之词。他们是独成一格的边塞诗人,于大唐的山河里,横刀立马,豪情万丈。
王昌龄是其中之一,他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几人,最为著名,被称为“边塞四诗人”。
他们以笔为刀,绘出了玉门关外春风吹不融的杨柳,长云遮不尽的雪山。他们之后,诗坛几乎再无边塞诗作。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家世清贫,却天资聪颖,幼年晴耕雨读,恬淡自安。
二十余岁,王昌龄便离家,去往嵩山学道。唐时道教文化兴盛,那时的王昌龄,亦只是想在此短暂停留,修身养性,等候机遇。曾有诗云:
谒焦炼师
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
岂意石堂里,得逢焦炼师。
炉香净琴案,松影闲瑶墀。
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彼时唐玄宗颁布了一条法令,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制是由国家出钱招兵,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许多文人墨客,问功无处,即欲参军,以求边功。
王昌龄于是背上行囊,西出长安,踏上边塞之路。
他来到了边关,目睹大漠风情、长云雪山、烽火羌笛。他将这些壮美的意象,以及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写成雄浑豪迈的诗章,情景交融,真实动人。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七首)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诗超逸奔放,也深沉苍郁。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亦有长城月下怀念亲人的离愁别绪。
在边关,他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深知人世艰辛。大漠风烟,黄尘白骨,多少人梦断于此,魂魄无归。
他的《出塞》在唐代七绝中地位很高,甚至被尊为“唐人七绝第一”。它气势恢宏,运笔流畅,不弱太白手笔。
一时间,王昌龄的边塞诗传遍军营,在烽火中弥漫,后传入京城,让王昌龄名满长安。
二 明月何曾是两乡
随即他离开边塞,来到长安参加科考,并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中博学宏词科,迁泗水县尉。
但官场纷芜,有太多的明争暗斗,他心性爽朗,豪迈不羁,故招人排挤。“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为官几年,位低言轻,才华无展,有志难抒。后因事获罪,被贬去岭南,屈于荒蛮之地一年之久。
次年遇赦北放,趁归来途中,他遍游山水,结交诗友。亦是在这时,他游襄阳,访孟浩然。
二人相见甚欢,诗酒助兴,而孟浩然因吃了海鲜而痈疽复发,导致身亡。想必那时的王昌龄,亦心存愧疚,故人辞世,悲不自胜。
之后,王昌龄结识了李白,二人气韵相得,引为知己,留下一段佳话。别离时,王昌龄作诗相送。
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后来,李白亦写诗回赠。二人高情相当,一寄水云,一寄明月,不异仙人共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那时的河山,处处藏着灵秀。若肯游去,说不准在哪处亭桥,即可遇着才人;于哪处古道,便可相逢知己。除了识得李白,王昌龄与岑参、高适、王维等人皆交情不浅。
在鼎盛的大唐,太多神仙一般的人物,他们个个诗文出色,气韵不凡,谁也不输谁一段风流。
恰是因为有这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他们的深情厚谊慰藉了王昌龄的孤独。王昌龄一生写下许多送别诗,真情实感,不同凡响。
三 一片冰心在玉壶
除了慷慨豪迈的边塞诗、情深意切的送别诗,他还写细腻多情的闺怨诗。王昌龄的七绝,冠绝一时,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
盛唐时期,诸诗家的七绝加在一起,仅有四百七十二首。王昌龄独有七十四首之多,而且首首可玩,句句经典。
正如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说:“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
除了七绝优异,他的五古也颇有成就,他的诗歌理论亦是独到。
他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之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他说:“凡诗,物色兼意下方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
王昌龄的《诗格》对后世影响颇大。王国维延续和发展了意境说,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
此番北归后,他迁为江宁丞。那时的他,苦于功名不顺,颇多不平。且他不拘小节,难免招人厌恶,受些非议。
然而,他却不惧流言,以玉壶冰心自喻,告慰亲友。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他的仕途,同大多数唐代才子一样,也是坎坷有余,豪迈不足。他年轻时,不仅嵩山学道,求仙炼药,还独往玉门,吟咏边词。
他也在水深山静处,结庐而居,玩月赏花,不问人间。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这一晚,他隐于蓝田县石门谷。时月华如练,清辉似水,他与从弟一起到南斋赏月。那轮月,遥挂天际,映着唐时的城阙、唐时的山水。
他深知,不管人间多少离合,它依旧在那里,静静的,不会有一丝更改。他亦知,在有情人眼中,地隔千里,无非同一天云;时隔千年,不过同一轮月。
只是,他寄身于此,故人又在何处?
四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在江宁任职,一待就是八年。幸而此地风流,山水灵逸,与之缘深。
自古烟雨江南,春日莺歌燕舞,柳绿桃红,夏日凉风细细,莲叶田田。看着那清丽的采莲女子,他的诗亦一改当年在边塞时的豪迈,而变得多情宛转。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他最被世人喜爱的,大概是那首《闺怨》。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似见那闺中少妇在某个春日清晨,画好山眉,匀上鹅黄,着丽装,斜插金步摇,款款登楼。她望着陌上如烟杨柳,忽而想起久未归来的良人,顿生悔恨之心。
曾以为,只是一场短暂的离别。竟不料,光阴荏苒,她辜负了良辰美景,耗费了锦绣年华。
如若可以重新来过,她愿与之长相厮守,共赏春色,不要他去求取功名,亦不屑什么封侯拜相。
女子的时光,何等珍贵,怎经得起消磨?也不知,王昌龄是否亦有悔意。多年来,他心怀憧憬,寻功觅侯,到如今,人已近老,却为着一官半职,落魄江湖。
他胸怀高才,本欲建功立业,回首处,一切成空。江宁丞已是低微官职,这年却又因着他事,被贬龙标尉。
他心情失落,离开了江宁,来到了龙标。这首《送柴侍御》,就是他在任上写成的。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自古离情最难说,亦无可说。盈盈一水,接着青山两处,何异一天星辰,共着月光。
五 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还写过许多宫词,有《长信秋词五首》,细写班婕妤。读来深婉含蓄,字字句句皆是一个失宠宫嫔的幽怨,似有愁肠百结,无以消解。
长信秋词五首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其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班婕妤,是汉代汉成帝的妃子,才高貌美,初入宫时,深得汉成帝喜爱。成帝为能与她一同出游,特地命人制作一辆大辇车。
班婕妤却说,古代贤良天子出行,皆是贤臣在侧,只有末代昏君,才有妃子在座。
太后听闻,极为赞赏其贤德,对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班婕妤尽心打理后宫,愿辅佐成帝,使他成为一代明君。
然而,这一切恩宠,在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尽数烟散。她失宠了,成帝将她冷落在旁,不再问津,一至“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之后她写就奏章,自请往长信宫,侍奉太后。
曾经那位才貌双全、留名青史的班婕妤,亦只能守着长信宫,度凄冷残年。往事历历,却早已不堪回首。
他还有一首《西宫秋怨》,说是闺怨诗,实则是宫怨诗。
那么多美若天仙的宫人,居住在楼台殿宇,享受人间富贵,却经年忍受着孤独。她们唯一能做的,则是手执秋扇,掩面而泣。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自古秋扇是被抛弃之物,她们则是失宠的宫妃。其实,等待君王的,又岂止是妃子,还有梦断红尘的才客。他们心怀锦绣,却不能施展抱负,始终被压制,大多郁郁终老。
王昌龄的余生,几乎都在龙标度过。他的壮志豪情,在年轻的时候便与他的诗一起留在了边关。他的玉壶冰心,随着唐玄宗的盛世一起凋零,成了梦幻泡影。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继位。不久,王昌龄离开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沿江东去。
然而,途经亳州时,他却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唐才子传》记载:“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他未能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而是遭小人妒忌,死得毫无价值。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人生亦不过是惨淡收场。
人世有多荒唐,又有多糊涂,皇皇大唐盛世,竟无有他一隅之地。
“悔教夫婿觅封侯”,不知在绿满江南、杨柳烟浓时节,是否亦会有一人将之苦苦等候。
她已年老色衰,高楼望断。
而他,关山万重,再也不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