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 2014年在世界各国热映的电影《星际穿越》吗?
还记得男主角库珀( 超级大帅哥马修·麦康纳扮演)的女儿叫什么吗?
就叫墨菲 !
影片开始部分,库珀和他的儿子女儿开车去学校,路上车子出现了爆胎,库珀的儿子说:墨菲定律。女儿很生气,问父亲为什么他和妈妈以坏事给她起名字。于是库珀这么解释到:概念:墨菲定律
爱德华·墨菲 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爱德华·墨菲 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后来,墨菲的这段话被广泛传播,不断演绎,最终变成了一句大家可能更加熟知的表述: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 。
虽然“墨菲定律”有这么高的地位,但是其实:墨菲定律没有数学依据,它其实是一个心理学现象。
墨菲定律,是一种“选择性记忆”的心理学现象。一路绿灯,按时到公司;洗完车后,天空万里无云;重要的东西没掉,或者就掉在脚边......这些事情太顺利,不会给你深刻记忆,而只是那些让你挫折和痛苦的记忆,最难磨灭。墨菲定律的原理是:顺利的事儿,你记不住。
安全悖论
我们再来看一个安全悖论:一方面我们讲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讲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是不是,两个观点互相矛盾,怎么理解呢?
我的解释:
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个观点是人的美好主观能动性的表达,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这个观点,只是一个心理学现象啊,没有数学依据,创立这个定律的人,是从自己的一次事故经验中总结出来,你说,能靠谱吗?
墨菲定律的变体
经过多年,墨菲“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在文化方面,它代表一种近似反讽的幽默,当作对日常生活中不满的排解。
墨菲定律的原句派生出来的句子:
- 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 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 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
- 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 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 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 越想要什么就越不能得到什么。
- 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怕什么,来什么。
-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在安全管理上的运用——心理上: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
对于小概率事件,如何重视?
默念墨菲定律的四个推理,激发你的心理保护机制:
- 第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 第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 第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 第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怎么理解? 你可以百度《马航失联事件终极分析——致命的墨菲定理 》,看看墨菲定律怎么解释MH370失踪事件,看了之后相信你对马航的失踪原因有了全新的理解。赶巧的是,曾经牵动世界公众之心的马航MH370在4年、1603天后,7月30日,终于向公众公布了“终极报告”。结论是通过调查,无法确认飞机离开既定路线的原因,无法确认飞机失联的最终原因 。这也印证了墨菲定律。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是复杂的,但这不能不说明小概率事件也会常发生的客观事实。
个人小结
- 更喜欢影片中对于墨菲定律的积极解释:墨菲定律并不是说会有坏事发生,而是说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发生。
- 墨菲定律,警示我们在安全管理中如果忽视小概率事件,认为不可能发生,这种错觉,会麻痹我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结果就是发生事故。
- 最喜欢的墨菲定律变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