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有所不为,方有所必为。
1 奥卡姆剃刀定律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是奥卡姆剃刀定律的最初表达。简言之,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引入过多额外的假设、变量或外来因素,使得问题的解决变得过于复杂。从原有的原则引申出来,奥卡姆剃刀定律如今经常说成是,“最简单的解释反而最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理由很简单:涉及的因素越多,正确的概率就越低。因此,涉及的因素越少,正确的概率就越高。
但是,我们最初的本能不是选择最简单、变量最少的答案。我们通常会选择最现成、最便捷或最惊人的解释,这往往是我们在某个情况中希望看到的,或者绝对不希望看到的。
这个思维模型鼓励我们从最简单的解释出发,仔细而又缓慢地逐一加入额外因素。奥卡姆剃刀定律是一个原则,不是规则。
有时候,最简单的回答其实不是真相,或许真相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不是每一个复杂的情境都应该置之不理,此外,如果简单的答案并未把确凿证据或数据纳入考虑,那么这个答案还是无效的——简单归简单,但如果缺乏可予证明的方法支持,那还不是正确的答案。
但奥卡姆剃刀定律几乎总是开始着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先去考虑对某件事最容易解释、最简单、最切合实际的诠释,只有在合理的情况下,才去考虑更错综复杂的解释。过于繁杂或不必要的元素只会让你分心,无暇顾及原来的问题。努力了解情况时,不要天马行空——很多时候,最初级、最基本的解决方案才是最准确的。
2 不为清单
段永平在回顾自己创业经历的时候,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不为清单。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应该如何做事的原则,这些原则会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而段永平的“不为清单”则恰好相反,它也是一些原则,只不过这些原则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
他给OPPO和vivo拟定的不为清单包括:
没有销售部,不单独和客户谈价钱,所有客户一个价格,这就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
不做代工,因为代工的产品没有太大的差异化;
在资金方面,不进行任何有息贷款,这样公司“永远不会倒在资金链断裂上”。大多数企业垮掉的原因之一正是借了太多钱。
段永平这些是禁止性的不为清单,还有一类是不要放在即时待办清单里的事项:
第一,列入或许是优先事项,但由于外界环境,你目前还不能去处理的事情。
这些任务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性,可是在等待其他人的反馈,或者要先等相关任务完成后才能去处理。你现在是没有办法去处理这些任务的,这只会无端地占据你的脑力,因此,你需要把这些任务列入不该办事项清单。
第二,列入对你的优先目标来说不能带来增值的任务。
有许多琐碎的事项是对你最看重的方面毫无帮助的,这些往往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会让你瞎忙活。你能否把这些任务委派、分配给别人,甚至外包呢?这些任务真的需要占用你的时间吗?换言之,这些任务值得你投入时间吗?如果你把这项任务委派给别人,除了你之外,会有人注意到区别吗?你若是亲自承担起任务,是否陷入了完美主义的泥沼呢?
第三,列入目前持续进行,但即使花更多工夫或投入更多注意力也不能创造更多价值的任务。
根据收益递减规律,我们不应该为这些任务投入更多努力。
这些任务只会浪费你的精力,因为虽然这些任务还有改进空间(有什么是没有改进空间的吗),但可能做出的改进也并不会对整体成果产生影响,或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产生的微小成效不成比例。
3 避免非天才区
“避免非天才区”就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善加利用“长板效应”,而不是去补个人能力的短板。
不要离开自己的天才区,做注定会失败的事。留在自己的天才区,取得稳定可靠的成功。找出自己的战略优势,发挥到极致。不要自欺欺人地非要展示自己的弱项,而是要扬长避短。
我们要做自己理解的事情。我们何必要在毫无优势——甚至陷于劣势——的领域参加比赛呢?何不在具有明显优势的领域参加比赛?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才华所在,你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
大道至简。世间事本来极简单,顺应自然顺应时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