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授权
文集目录《谷离子 —— 品读姜维传》
前情提要
各位历史迷,大家好。
上一期中,我们讨论了姜维刚入成都时的处境,并夸赞了诸葛亮的说话艺术。
诸葛亮评姜维“凉州上士”,解读的蜀汉政治派系——品读《三国志·姜维传》第九期
本期我们将剖析一下蜀汉的军制,以及姜维的“汉室”之心。
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诸葛亮在张裔和蒋琬面前夸赞了姜维一番之后,又说:“我打算让姜伯约先拿五六千中军虎步兵练一练。他这个人对军事有敏锐的嗅觉,而且很有胆量,深解兵意。此人心中有汉室,不仅有才华,人也有魅力,如果教他参与军事,还是要先带他进宫,在后主面前当面推荐。“
我们仔细读过之后发现,陈寿在本句中透露了几个关键字,“教”、“中虎步”、“五六千人”、“兵意”、“心存汉室”等。
首先,我们说“教”。《说文解字》中描述,所谓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翻译过来为上面发令,下面去做。
在本句当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或者指导。接着推测下去,这个“教”就是训练的意思。有读者可能会问了,带兵打仗不就是喊一声“冲啊”,于是大家就跟着他冲锋,完事收战利品吗?
当然,三国志系列游戏的玩家,可能觉得这样非常爽,鼠标一点,大军就出发了。实际上,古代领兵打仗,战前准备非常繁琐,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我们参考张澍的《诸葛亮集》,其中《军令》的些许条目,我翻译给大家,来体会一下练兵的感觉。
军令第一:听到擂鼓的声音,举出白杆红旗,大小船只全都进入战场,不进者斩。听到金属的敲击声,举出深绿色旗子,船只回港。如果贼人靠近,就慢慢地回来;如果距离较远,就加速返回。
军令第二:听到鼓声,举黄色双杆旗,在三面列阵。
军令第三:多阵并列,阵型狭窄却很厚实,立于列阵。领队的骑兵不可拉开距离,侧面护卫的骑兵要以一定距离间隔开。
军令第四:敌人到来,就以鹿角抵御在前,其余的士兵藏在连冲之后。等到敌人靠近,鹿角里的士兵用矛戟向外突刺,不可起身。如果要起身,要防范弩兵的攻击。
军令第五:从营地出发,矛戟竖立,撑开幡旗,鸣鼓和吹号角。行军三里,展开矛戟,收起幡旗,鸣鼓和吹号角。回到营地三里,重新竖立矛戟,撑开幡旗,鸣鼓和吹号角。进入营地,重新收起幡旗,停止鸣鼓和号角。违令者,剃光头。
《军令》篇总计收录了十五条,上面列出了前五条。(有兴趣研究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我们可以看到,蜀汉行军非常严整,纪律严明,鼓声和幡旗尤其重要。有了鼓声,等于有了耳朵,有了幡旗,等于有了眼睛。
要带领成千上万人协同作战,必须保护好耳朵和眼睛,而且要将旗语和鼓声的含义深深地印刻在每名士兵的心中。这是需要时间的,且与领兵的将领有非常强的关系。
其次,我们说说“中军虎步”。《历代兵制》中记载,蜀汉军制沿袭汉代,军分五部,分别为:左、右军部,中军部,前、后军部。
中军是主将所在的部队,也是整个主力军队的大脑所在。因此,和其余四军一样,常设立参军、典军、护军等职位,另外还设立监军,加强对中军的控制力。
不仅如此,蜀汉军队还设立了很多特种突击部队,如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等等。有篇贴吧文很好,分析得很有条理,在此我就暂时引用他的原文链接,来给大家做科普。
“虎步”,是蜀汉步兵的最强兵种。因蜀汉地形原因,山峦层叠,沟渠四通八达,无法支持大规模骑兵作战。因此,以步兵为主,发展核心主力兵种,成为诸葛亮的首要建军策略。
各位读者,看到这里,你们应该都能想象到诸葛亮给了姜维最精锐的部队来统领训练,这在曹魏是根本没有机会的。
再让我们看看曹魏的主将们,要么是曹氏子弟,要么就是夏侯氏子弟,军中大权牢牢地握在曹姓皇帝手里。再看看雍凉的行政长官们,哪个不是三公大臣的后人,如陈泰、钟会、司马懿等。
对于幼年丧父的姜维来说,官场晋升之路遥遥无期,到头来也出不了凉州地区。
啊,真想去山东看看郑司农的书屋。
啊,真想去长安和洛阳入太学看书。
啊,真想回去看看母亲啊……
蜀汉本身就偏安一隅,人口不多,可用于作战的有生力量完全不能和曹魏相提并论。诸葛亮能一口气给姜维五六千人来调教,如同一次大手笔的拨款,可以说是在蜀汉朝野忍受范围之内,最大的贷款额度。
再次,我们说到“心存汉室”,其实这是有争论的。为什么诸葛亮说姜维心存汉室呢?是诸葛亮的主观感觉,还是姜维的自我意识?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出山目的就是为刘备兴复汉室,面对曹魏的围追堵截,决定在最危急的时候拉刘备一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在困难重重的现实里,寻求一丝破绽。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来个新思路,即是现代九型人格理念。之所以能想到“九型人格”,是因为笔者去年曾经参加过单位的培训,里面专门讲述了这个概念。简而言之,九型人格理论就是用来描述一个成熟团队需要具备的各种人格类型。(具体理论内容,请自行百度。)
我个人认为青年时期的诸葛亮(未出山),属于“艺术型”人格:追求独特,我行我素,自我沉醉,有着艺术家独有的清高和自负。
但是,人格往往会随着阅历而有所偏离,因而中年诸葛亮属于“成就型”人格,其特质为:追求成果,野心家,工作狂,善于立权威,好胜心强,以长远的目标而活着,处事圆滑,注意形象等等。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觉得姜维此时,如同诸葛亮一样,正从“艺术型”潜移默化,往成熟的处事风格去贴近。
姜维的周围没有熟识的人,只有诸葛亮的赏识。没有社交,没有亲友,每天除了跟诸葛亮交流兵法,就是替诸葛亮处理文书和打杂。
每天看着诸葛亮为了北伐而殚精竭虑,茶饭不思。久而久之,姜维也形成了相近的处事风格。汉室,诸葛亮心中的汉室,先帝心中的汉室,那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每天纠缠着姜维。
儿时姜维心中的汉室,存于书里,跃于纸上,直到父亲的去世,他才明白维护汉朝的责任,对于自己是那么的近。轰轰烈烈四百年,数不清的英雄好汉,保家卫国,驱除匈奴,开拓西域,万邦来朝。这个王朝,哪怕王莽之乱也没能击垮它,怎么能灭亡呢?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原本以为曹操一心为国,能让汉室再兴,没想到曹丕竟然篡汉,击毁了姜维的政治观。慢慢地,复兴汉室的火种藏在了他的心中。
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将姜维内心的火种点燃,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汉室的未来如同一条坚韧不断地丝线,缠绕着两人的内心。
为了功名,为了汉室,为了那困难重重的北伐之路。姜维知道政治官场的复杂性,身为降将,没有党羽,只能力求自保。与此同时,他暗暗下定决心,以诸葛亮为榜样,潜心学习兵法,努力锻炼枪术,等待一飞冲天的时机。
〈孙盛杂记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最后,裴松之加入了孙盛的言论,讲述了一个小故事。话说,当初姜维拜见诸葛亮,和母亲失散,随后得到了母亲的手书,让姜维回家。
姜维回信给母亲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有种说法说姜维母亲并没有写信,而是托人带给了姜维一副药材,就是“当归”,来暗指希望姜维回家。从姜维给出的答案来看,他已经看透了尘世的欢愉(布衣之业),一心只有“远志”了。
下期预告
从自贬三级到重任丞相,诸葛亮的二三次北伐究竟做了什么?——品读《三国志·姜维传》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