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老师在《大女生》这本书中提到提高逆商的方法。
专家认为可以分为四个关键因素,即控制、归属、延伸和忍耐。
控制是指认清自己具有改变局面的能力,事在人为。
归属指起因和责任归属。比如,这个困难是由于自己的疏忽、能力不足造成的?还是时机不成熟,合作伙伴不配合?
延伸是对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带来的影响的评估。比如这件事情很糟糕,但不至于让我失业。
忍耐是指评估逆境对你的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
生命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其中就包括在逆境中奋然而起的能力。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压力,我们能在心理的准备上做些什么?
归纳起来,一切还是要从自我认知开始。
认识自己的过往,接纳它,已经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我们产生内心力量的重要来源,即认识到自己的经历曾经影响了今天的自己,但我们既然选择了面对过去,就对这段历史有了某种掌控力,进而对自己的未来拥有某种主动权。
据报道,人的身体有能力治愈60%左右的不适和疾病,而且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伤口愈合、产生抗体免疫、适应环境等等。我们把这种承受挫折、焕发活力的能力叫“抗挫力”。人类的心理如同身体一样具有很强的抗挫力。
我能感受到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就像我整个孕中期,尾椎骨痛到不能行走,每工作一天回到家,整个后腰疼到无法正常翻身,我看书上说这是正常的反应,因为激素的大量分泌压迫到了神经。但是神奇的是,经过一整个晚上的休息,第二天一早,身体的不适感明显降低,我又正常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在痛与不痛之间循环,也过去了。
不知不觉,到了晚期,体力也不如从前,但觉得应该还好。前几天就去打扫了下教室,擦了擦窗台,浇了浇花,拖地还是志华姐她们帮忙,我感觉也没干啥重活,下午回家,开始腰疼,脸对教室的柳絮过敏,热辣辣的,红又痒,躺了一宿,感觉好多了。
前两天统计学生的一人一档信息,我坐在电脑前历时不到俩小时整理信息,帮一些老年家长填写表格,完成任务起身时,尾椎骨已经疼到麻木。不过还好,一夜时间,身体就修复好了。
有时候想想,自己的身体都那么努力在治愈我们的不适,又有什么理由从心理上去抱怨,去畏惧呢?
不过分焦虑,不害怕挫折,努力做好自己,更不能掉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