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恰同学少年之时,我们摇晃着脑袋,朗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如今,当我们再此回顾《三字经》,看见的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仁,义,诚,敬,孝,这五个字又一次提醒着我们背后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只是这一次,与儿时不同的是,我们有了更多的实践经历,尤其是在本次七月在杭州的红十字国际学院进修中,我深刻领悟到这个大写的“善”字,每一笔皆是发源于心,每一笔也同样地任重道远。正如当初引荐我申请入学院的首期学员,苏寿梁老师,他不断影响我们的那句话“向善,利他,共同富裕。”
人道事务应用于用于每个行业。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道德必须求其能够具诸践履,意识必须能够化为行动。 ”从宏观上来看,人道主义事务涉及的范畴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上考虑历代治理思想、未来可持续性;空间上考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国际灾害。从微观而言,我们同样可以切身做好力所能及的身边事、紧急事,重视民间个体与自身价值对社会影响的积极主动作用。播种善心,那颗不忘的初心,哪怕是举手之劳,皆是一颗蓄势待发的种子。
本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来自于与前辈同学们的交流,尤其是北京的前辈们,从事慈善事业的他们,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我们一起复盘课程当中的话题,用整体式的思维理清了我本不熟悉的慈善事务与结构编制,用于解决慈善行业的实际问题。
印象最深的是由来自北京的范琳琳同学耐心的解析慈善与公益的共同点与差异性,清晰结合了王名教授课堂中的“范氏义庄”的例子,举例了某重工集团的慈善基金会案例,打破了过往我懵懂的认知;中国慈善家媒体朋友分享体育公益中过往专项基金的案例报道,对于我最重视的本行业运动教育非常受益,结合流量价值,体育明星的正向影响力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为97年的后辈,我时刻关注未来更年轻一代的教育,希望号召大家更多关注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双减”政策下,运动对孩子“人格塑造”的价值更值得被看见!让追求阳光健康变成一种文化修养,增强体力毅力与创造力,塑造完整人格,减少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风险,例如多阅读书籍、参与集体活动、参与户外运动、接触大自然。
因此,围绕在本行业运动教育里的运用当中,此次线下学习,可以说是建立了我对“运动教育公益”的初步框架和更坚定的信心,在未来具体的实践层面,希望与导师同学们继续共建、共享。
思考,如果说财富和幸福是人类追求生命意义的本质,那么这两者如何更具生命力,红十字精神的人道主义事务,在其中的发挥着怎么的作用力呢?
感恩王汝鹏院长与刘选国院长的推荐,使得我很荣幸加入了二期大家庭,与前辈们一同进修,双向奔赴!种下善念的的果子,生根发芽,不断的实践、培育,脚踏实地的茁壮成长。未来共同为我国人道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