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之一。“田氏代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件历史大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潜伏:从田完到第四代田文子,为“潜伏”阶段。公元前672年,陈国内部发生动荡,为了躲避这场内乱,陈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完前往齐国寻求庇护。当时,齐国正值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统治时期。齐桓公接见了这位逃难而来的青年陈完,发现他相貌堂堂,口才出众,极具才华。因此,齐国封赐他世袭工正之职(管理手工业的官职)。陈完在齐国安定下来后,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他决定将自己的姓氏由“陈”改为“田”。这一改变是因为在古代,“陈”和“田”两个字的发音相近,这样的改动既保留了家族的血脉联系,又体现了对新的生活环境的尊重和融入。自此以后,陈完的子孙便以“田”为姓,在齐国逐渐发展壮大。
二民心:第二个阶段是从第五世田桓子至第七世田成子。齐景公时,公室腐败。《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了这一时期,田桓子对国人“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其子田乞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掌齐国国政。《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相晏婴(晏子)出使晋国,与晋国大夫叔向讨论齐国政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于晋,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其卒归于田氏矣。’”两部史书都有记载,可见田氏逐渐取得了齐国的民心。
田桓子的儿子田乞借机收买民心,将量制由四进制(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钟)改为五进制,使用新的量制向民众借粮,但偿还时使用旧的量制,也就是采用“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廪予民以大斗”的方式,得到了齐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百姓心向田氏,田氏家族的势力与日俱增。
三勤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田氏在齐国政坛上的地位日益稳固。随着齐宜公的离世,齐康公继位,而田氏家族也迎来了田和这一代。田和继续担任齐国的相国,而齐康公却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政漠不关心。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迁至海滨之地,仅赐予他一座边城作为食邑,勉强维持其祭祀祖先的开支。随后,田氏自立为齐君,依旧沿用“齐”为国号,历史上将田和尊称为田太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获得了周天子的认可,正式成为齐国的诸侯国君。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强于天下。”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标志着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彻底结束。自此,齐国完全由田氏家族掌控。由于这次政权更迭仅仅是国君姓氏的变更,国名并未改变,因此,春秋时期的齐国被称为“姜齐”,而战国时期的齐国则被称为“田齐”。自此,田氏代齐完成,田氏即陈氏。
我们根据史书记载,以及馆藏古陶文的钤印可以得出结论:新泰古陶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字。同学们,历史研究资料,有文献史料、实物史料与口述史料等。 所有的史料都有它的研究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实物史料验证文献史料与口述史料的真实性,也可以通过文献史料与口述史料来印证和补充历史,启发我们的思维,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从不同角度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史料在价值上也各有侧重,在研究历史时需要综合运用、相互参照,以更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