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经营之圣”的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深刻指出,“人生如一场修炼,而工作是最好的修炼方式……要在工作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作为企业组织之一员,我们共同构筑了企业组织这个命运共同体,唯有我们每位员工都抱着“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的积极正确心态,在工作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敬业担当、锐意精进、团结协作,我们的工作才能越干越好,才能为新时代企业组织兴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激情动力燃料。
永葆“初心”,在工作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相信每个刚入职不久的新人,都会对工作抱有十二分的好奇心和激情动力,渴望在工作中挥洒智慧汗水,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这就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宝贵“初心”。
可随着时光飞逝、随着我们工作年限延长及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的纷杂矛盾等等,我们可能会产生厌离心、产生各种厌烦懈怠及消极愤懑情绪,逐渐丧失工作激情,甚至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淡忘了当初对待工作的那份新鲜好奇、锐意精进的“初心”。
如何找回当初那份宝贵“初心”呢?唯有抱着“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的正确心态,以积极开放之心直面客观复杂的工作环境、工作挑战及工作困难,不要用自我预期衡量客观现实,不要用主观心态扭曲客观现实,更不要用各种主观借口和理由来推卸自身工作责任、来逃避认真负责开展岗位工作的员工本分。而是要坚持在工作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立足岗位创造价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源源不断产出岗位价值及创新增值价值。
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自身持之以恒的工作努力,不仅产出了丰硕工作成果,赢得了组织公平公正的价值回馈,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外部效应,为身边同事树立了指引和榜样,同时为营造团队积极进取、敬业担当的良好工作氛围贡献了正能量。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企业组织顾问史蒂芬·柯维曾针对员工工作认知而提出了“影响圈”和“关注圈”这两个概念。我们对待自身岗位工作的积极心态和积极行动,就是我们的影响圈,在影响圈内我们可以完全做主;而我们的外部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团队工作氛围、组织文化氛围等等这些与我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但我们暂时无能为力的范围则是我们的关注圈。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无法直接改变关注圈的内容,但只要我们在自身影响圈内持续积极努力、敬业精业、创新创意开展工作,持续贡献岗位价值和创新增值价值,长期努力我们的影响圈范围就会逐渐扩大,从而改变关注圈的内容。比如我们的丰硕价值成果为自己赢得了组织丰厚价值回馈;我们积极主动、敬业精业的工作作风为团队工作氛围改善、组织文化发展提供了正能量;我们的创新创意工作方式方法为其他同事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借鉴和问题解决方案。
我们要明白,自己在工作中付出的每一滴心血汗水都有着非凡价值,每一分努力都不是徒劳的。也许我们所在团队、领导、客户等暂时没看到我们的努力,暂时没认可我们的价值创造,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努力奋斗,我们的影响圈就会不断扩大。同时我们自身也会因自己坚持努力奋斗、敬业担当、创新进取而锤炼出坚强独立人格、坚定乐观自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更是让我们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永远虚心,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学习他人长处、敞开心扉接受外界各种工作反馈,并持续成长进步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岗位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方面更要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学习他人长处,敞开心扉接受外界各种工作反馈,并持续改进完善工作、持续成长进步、持续融入团队团结共赢;两方面共同作用,我们才能为团队成功、为组织发展做出不懈价值贡献。
作为企业组织之一员,我们要充分融入团队、与同事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才能共同构筑好企业组织这个命运共同体。即使我们干工作再聪明再有创意,也有自身无法看清、或根本意识不到的缺点不足、思维盲点和工作盲点。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学习周围同事、领导及客户的优点特长,弥补自身缺点不足;另一方面更要敞开心扉接受客户、领导及身边团队同事的工作反馈,以便根据他人客观眼光、客观意见等来看清并及时修正自身思维盲点、工作盲点,更加全面客观、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融入团队、贡献价值。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员工可能更加习惯以投射心理看待他人,觉得他人对待工作不如自己认真敬业、觉得他人的工作能力也不过尔尔,觉得他人在团队配合时敷衍了事等等。实际上这些主观看法很可能与客观事实不符,而大多来源于我们无意识地把自身吹毛求疵、宽己责人的缺点投射向他人,反而误以为是他人的缺点问题;从而忽视了客观看待他人、积极主动学习他人优点特长,改正自身缺点的大好机会。
与投射心理相对应的则是“内摄”心理。内摄就是我们积极主动挖掘并发现身边同事、领导及客户等榜样目标的闪光点,并充分学习借鉴他人优点特长及创新创意工作方式方法,把这些好的作风及工作方式方法等内摄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助力自身加快成长进步。
由此可见,我们在日常工作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过程中,要多多启动自己的内摄心理,多多积极主动学习、摄取他人优点特长为己所用、助己进步;而不能以“宽己责人”的不良心态大搞投射心理,无意识地把自身缺点错误投射向他人;如此不但看不到他人优点,更蒙蔽了自身缺点,反而误以为都是别人的问题、都是别人的不对,这样一来怎么可能自我反省、学习借鉴他人、加快成长进步呢?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深刻指出,“工作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它应该是我们生活的重心所在。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大部分时间,工作是我们人生运转自如的轴承,影响和决定着人的一生。”亦如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言,“工作蕴涵着磨炼心志、提升人格等精神方面的重大意义。人在工作中成长,为了提升心性、丰富心灵,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要从内心喜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神贯注投身于工作,通过这条道路——我们就会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磨砺心志,提升人格,领悟人生的真谛。这样做,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著名企业家、学者樊登先生在《工作是最好的修行》一书中同样谈到,“工作不是人生之痛,而是收获成长与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唯有在工作中永葆那颗新鲜好奇、锐意精进的宝贵“初心”,持之以恒发自内心、自觉自愿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同时永远虚心,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他人优点特长、敞开心扉接受外界各种工作反馈,并不断修正自身缺点错误、不断提升完善自己,不断做出创新创意价值贡献,如此才能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持续收获人生成长与幸福;同时助力团队更好更快发展,助推企业组织不懈谱写新时代辉煌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