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组织职称评定,只有符合条件,才具备上报资格。告知老总,唯一的名额竟然安排给了A。A不符合条件,我惊愕、无语,却无可奈何。虽有过这种结果的预判,但出现了,还是很难接受。
郁闷着拨通了闺蜜的电话,闺蜜倒是简单痛快地反问道,你既然知道可能会出现这种结果,如果你认为这件事很重要,为什么不提前做工作解决呢?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无关大局,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听起来不顺耳,却针针见血,句句说中要害。
剖析自己,的确是这样。虽然一直在写些“鸡汤、励志”的文章,包括最近写到“躬身入局”的故事,就是转换一身份,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把自己放进去,真正解决问题。而我刚刚对这件事的处理,同样犯了旁观者的错误。不对预知的可能情况,进行解决,反而站在旁边抱怨郁闷,搞得自己不开心。
我喜欢码字,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面向自己的心灵对话,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情绪、想法和感受,用文字安抚和劝慰自己,清理身体里隐藏的“毒素”,悦纳自己,找到向阳而生的力量,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践行,写我所写,做我所做。把反思吸纳为自己思考的习惯,才不辜负这些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