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研讨教学活动中,我所在的语文工作室要求每一位成员讲一节古诗教学课程。临危受命中我选择了了《使至塞上》这首诗歌作为主讲课文。说起来公开课的准备真的需要下一番功夫,备课、做课件、磨课、反思、修改、再生成课堂教学。一些列的过程被我“浓缩”成了课件反复制作的打磨的一个过程,而缺少了反思修改的过程,准备也不充分。临阵磨枪的功夫完全没有体现。
课程安排的密集也是导致我这节课程自我感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晨到学校的时间已经迟到,班车在路上堵火车,来到学校就准备听第一节课,而我的课程安排在了第二节课。这让我措手不及的打印导学单,听课、调试设备、学生来的也有点迟到(借班上课),一系列的混乱导致我课前有些气息不稳,深呼吸,调节状态,和学生们一起唱起了课前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孩子们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我也渐渐地找到上课的感觉。
课程从一个谜语开始,学生从分析林黛玉的话语来找到三位诗人的名字,在这个环节中很多学生都答对了,本来就是调动学生兴趣的一个导入,我也没有过多的讲解,王摩诘、老杜、李青莲,孩子们学习古诗过程中都有会有所了解。在引入课程过程中我开门见山的板书课题《使至塞上》。PPT呈现出古诗文本,作为六年级的学生,预习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在今天的诵读展示环节中,学生最先出现了问题——“萧关逢候骑”的“候”读第二声还是第四声,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都通过工具书来查找有的读二声,有的读四声,在我备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个问题,通过一番查找应该读第四声,孩子们在这样置疑的环节中,明白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古代候是斥候即侦察巡逻的人,斥候的候是四声,语文学习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解决了“候”的读音,我引导学生们展开诵读,通过三个标准来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韵律3、读出情感。这三个环节紧紧链接,学生在自由读、齐读、单人读的环节中选序渐进的找到了阅读的方法要领,学习古诗文,或者说学习语文一定要通过阅读来理解文本,古诗学习更是如此。在学生朗读准确流畅的情境下,我抛出了古诗中的词语进行提问,很多学生想起来翻看工具书以及语文课本上自己所做的预习笔记,看到这里我及时提醒学生,预习不仅仅是抄抄写写形式上的笔记,而是要通过预习进行自学的一种领悟,学生们听到耳里记在心上。师生一起解决了生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工具书是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其实不然,熟读文本,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理解生词是一种更好的办法。课堂教学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逐渐高涨,虽然在回答问题环节过于拘谨,不喜欢举手,但是每每叫到名字的同学都能够完整的给出中肯的答案。分析古诗的过程中,我通过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个部分的划分进行讲解,结合生词理解诗句,通过图片、词语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领略诗人内心情感。单车、孤雁、征蓬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归、胡天表达了诗人受到排挤悲愤压抑的情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有写出了塞外瑰丽的景色,展示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心系祖国命运,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几句话概括了诗意,但在授课过程中却是和学生们激烈的讨论、交流,言语间流露出的是对诗人的同情与尊敬!
一首诗歌能够点亮学生的心灵,通过一首诗歌进而了解一个诗人,在进一步了解一类诗歌、了解一个朝代一个历史背景下的诗词更是对于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通过文中对于边塞景色的描述,我引导学生对边塞诗进行归纳总结,无奈之前朗读诗歌的时间占用了很多时间,于是在这一环节中讲述的比较多。所以学生对于边塞诗的特点仅仅是结合所学过的诗歌以及我出示的边塞组诗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相信这一节课仅仅是学生了解边塞诗、了解唐朝诗歌的一个开始,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初步解读,未来的时间里学生们还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古诗学习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我仅仅是学生在学习中华经典古诗词道路上的引路人。
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太多的不足在课堂上显示出来,也充分验证了一句话——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我是一个失败者,从内心里否定自己。更要铭记认真备课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自己以后教育教学保有严谨态度的教育精神一个精神烙印。
这节公开课受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生,也有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