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视频中讲,好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找不到合适满意的工作,甚至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被迫改行。
他们往往都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大学活动、竞赛,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自我、提升自己的见识,并且绩点也会十分优秀,常是奖学金获得者。而且他们会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只要做一件事,就想要把它尽力做到最好”,能做到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情。当你做到一件大家都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你就是在变得更好。
可以说,这样的同学要比大部分同龄人要强很多很多,可是为什么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呢?
首先一个前提:自身的“优秀”并不是可以找到自己满意工作的充分条件。
第二个核心思想:想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即掌握某方面的技能)和软实力(人际交往、做事等所谓的情商)。
你所掌握的技能会决定你未来的就业方向、生活圈子等,因为我们要靠这个吃饭,就不得不和这个圈子的人打交道,而我们年轻的时候(排除富二代),大部分时间都要工作。所以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兴趣、待遇、离家远不远等)就非常必要。
所以,这些优秀大学生往往在软实力方面具有相当强的能力。但在不断地获得奖项、被老师夸奖的掩盖下,让人觉得自己很优秀并且走在变得更加优秀的道路上。当我们在一直成功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思考,成功背后的原因和可能被掩盖的隐患了。所以,他们认为学校能对自己有如此大的认可,想必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度也不会差。但这两者并不包含逻辑关系。现实是,大学期间,我们还仍然被当作学生,身边的所有人并没有把我们当作一个成年人对待,虽然过了18岁,我们所处的环境依然没有脱离未成年,现在享受的岁月安好,只是自己的亲人,在为自己负重前行罢了。这是一种保护,但也是一种伤害,当我们踏入社会的一瞬间,巨大的落差感会吞噬我们,因为没有人再会把你当作学生。
寒假留校的确很难,李老师说的话,很多人都觉得很过分,不近人情。说实话,相处这么久的情分是不可能没有的,老师也不会想不到学生会对自己抱怨。只是这一刻,老师即使受着同学的抱怨,也要把我们当作一个成年人来对待,社会就是如此现实,我不需要你,我就可以立马解雇,不会在意你的想法,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这也算是退组前的最后一份礼物了吧。
我昨天晚上回了一趟宿舍拿洗漱用品,都11点了我到酒店,碰见李老师来到酒店这里看我们住的地方怎么样。讲实话,如果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为什么还要在这么冷的天这么晚,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去看看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只看现象的表面,要多思考背后的原因。
下面开始正题:针对性成长。
其核心就是两个词:预见和准备。
我们要对自己未来做一些预见和准备,以免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手足无措。预见的意思就是自己未来要过怎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样的事业等。根据这些,我们要估量我们想要过这样生活的代价,根据我们想要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来有方向性地准备。因为我们上文也说了大学严重保护地不合理性,为了避免这种落差感,我们需要准备。就好像中国人喜欢存钱,来防止以后会有灾病这些吧,不过我倒不很喜欢存钱。但我有个自己的例子,就是月初快乐地享受,月末贫穷地生存,甚至月末有时候会有个不得不花钱的地方,然后只能先借钱或者找家里要钱(因为花超了)的窘迫感(这还是有人保护的情况下,这种问题父母能给你解决,顶多说你两句)。其实这样很简单,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学要有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要有规划,但我发现有个奇妙的效应,你说的越多相似的话,别人越难以听进去。
大一更多的是针对自我的针对性成长。我们可以在大一的时候,去尝试很多很多事情,去深刻地剖析自己,什么是自己擅长的什么是自己不擅长的,不擅长的就是你做起来不舒服的事情。多去刻意训练自己那些不擅长的事情,也就是跳出舒适圈,去全面地完善自己,增强自己的特点和人格魅力,最好把一些关键词深化到自己身上,就是别人一想起你,就能想到你是一个特别自律、亲切等等。其实这就是在尽可能展现自己的长处。
如此,对方在有需求的时候,会根据目前的状况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人,然后把你放过来。比如说,我现在需要做一个黑板报,但是我不会画画,但是我知道你画画特别好,我就想请你帮我,然后我很感谢你,那么下次你有需要,我也会去帮你。画画是个技能,有时候也会看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比如自律、有耐心、沟通能力强、活泼开朗等等。人是社会性的,需要被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学剩下三年则更多的是针对社会需求针对性成长。去学习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但也不忘读读书、看看文章,去深化自己内心,多和朋友去玩,出去看看世界,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别人的情绪、甚至慢慢可以管理一个团队一群人。
所以我们首先要掌控自己。我本是仙界天尊,结果遭到暗算,被迫重生到一个普通人身上,我首先要掌控这份身体,然后夺回属于我的一切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