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的第十一章 刘政耀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八佾篇》的第十一章,先恭诵原文——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白话翻译】示诸斯:朱熹《论语集注》中说,“示”通“视”,就是看。“诸”是“之于”的合音字;“斯”是此的意思。大家可以想象一个画面,孔子伸出一个手掌,用另外一个手指着手掌说,这个形象就是示之于此的内涵。

上一章,我们学过,禘礼是古代天子用来祭祀太庙的礼。孔子是礼仪专家,于是有人来请教禘礼的学说。孔子说:“不知道。掌握了禘礼的学说,其人对天下的事如同看自己的手一样清晰明了。”孔子指着手掌示意。

【了如指掌】朱熹《论语集注》中说,“指其掌”是“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孔子本人没有这样说,只是用动作来表示,掌握了禘礼,对于天下事就如同了解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明且易也”,明是明白,“易”是容易 ,成语“了如指掌”的典故就来源于此。孔子不仅把禘祭看成一套礼仪,更是把它看成治理国家的原则问题,把这种礼制思想用于朝廷,能使君臣各尽其职,政令畅通,秩序井然;把这种做法推行到天下,则百姓和睦,天下太平。

《中庸》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意思是明白了郊社的礼节,大祭小祭的意义,那么治理天下国家的道理,也就像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那样容易明白啊。儒家认为,禘礼所体现的精神,正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所在。作为精通礼的大师,孔子以这样一个高度来论述禘礼的巨大价值和重要意义,让我们不免会困惑,明明孔子对禘礼的内涵“了如指掌”,前面却回答“不知也”。假定孔子不了解,怎么能够对禘礼这么明白地表示?

孔子这样回答的原因,先儒分析有二个:、夫子不答,为尊者讳。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说:“孔子讳,即逆祀之事”。孔子忌讳的,是鲁国当时在祭礼中有逆祀之事。上一章,我们提到鲁庄公的两个儿子,鲁闵公是嫡子,鲁僖公是庶子,闵公先继位做鲁国国君,闵公死后僖公再继位,结果僖公后人却说闵公在位时间短、年龄比僖公小、没有什么政绩,就把僖公的牌位放在闵公之前,排的顺序错了,这叫逆祀,这种祭也就违礼了。所以当有人问孔子祭之礼如何,他说“我不知道”,这是忌讳,忌讳说自己国君违礼的做法。《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说,“子为父隐”,这是指孩子要把父亲做的恶事隐讳不说,而一个臣子对于国家,同样要坚守原则“不谤国主”,作为臣子对自己的国家隐讳其恶,不把丑事往外扬,这本身就是一种礼。

《论语·述而篇》,按当时的礼法,娶妻子不能同姓,但鲁昭公娶了同姓女子,属于违礼了。当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回答:“知礼”。当后来有人辗转告知孔子,有人就此事说他不知礼,孔子很爽快地回答:哎呀!我错了!这样呢,善则归君,过则归己。既不为昭公掩过,又不直接对外人批评国君,不失为臣之礼和国家尊严。圣人修养,为国家推功揽过之心,一问一答之间,跃然纸上,让人如同亲临!

二、“不告而告”,因材施教。朱熹《论语集注》中说:“先王报本追远之意,莫深于禘。非仁孝诚敬之至,不足以与此,非或人之所及也。……盖知禘之说,则理无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先王指周朝的文武周公,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用禘礼来祭祀祖先,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所谓报本追远。一个人没有诚敬仁孝的精神,是无法理解禘礼的深刻内涵,所以朱子说,“非或人之所及也”,这里没有记载具体人物,只用“或人”二个字表达,说明这是个普通人,他怎么能体会禘礼背后的深刻的含义呢?“理无不明、诚无不格”,一个人想了解“禘之说”,必须有至诚之心,才能感格天地万物,才能对于天理能够通达明了。孔子不想回答,是来问的人没有到这程度,讲了也没有用,就回答说“不知也”,所谓“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又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如果仅仅用“不知也”就打发来人,可能会“失人失言”,孔子的仁爱之心,是不会放弃任何帮助他人提升的机会,他是最能善巧地启发他人的教育家。

例如有个叫孺悲的人要求见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不想见他,就推说是生病了。等到这个人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就在里面唱歌,故意让来访的人听到。孔子绝对不会怨恨别人,他总是处处以最善巧的方式来启发人家,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现在,他面对请教禘礼但无法理解内涵的普通人,孔子指着手掌,用禘礼的巨大作用来启发对方的恭敬之心、好学之心。

【天坛之祭】禘礼,是古代郊祀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台湾傅佩荣教授在百家讲坛说过:“古人的丧事办得特别隆重,一个人从去世到埋进土里,要经过五十几道手续,非常繁琐,所以需要专家协助。孔子助丧时,要住在丧家两个星期左右,负责安排各种细节。”这只是普通人家的丧礼,更不要说天子祭祀的大礼了。为了触摸禘礼的宏伟和庄严,在友人指点下,曾专程赴北京天坛考察,这里是明清天子祭天的场所,虽然不一定是孔子说的禘礼,但从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介绍中,多少能窥得端倪。天坛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4倍。天坛的建筑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最南的围墙成方形,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形,象征天。这种设计源自远古“天圆地方”的思想。中轴线上的三大建筑,构成了天坛的核心,从南往北依次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祈年殿在最北方,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站在祈年殿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让人产生一种从天而来的感觉。连接这三大建筑的是一条南北长360米、东西宽30米的桥,此桥南低北高,漫步其上,只觉苍天昊极,行程漫漫。虽然无法再回到过去,看到盛大的仪式了,但此刻面对这样宏伟辽阔、气势宏大的建筑布局,内心已经充满无比的庄严与震撼。   

祭天大典程序复杂,必须抱着极其恭敬的心,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使整个程序顺利进行。对于祭祀过程中的差错,惩罚非常严厉,如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他到圜丘坛举行常雩礼求甘雨,对雩坛祝版上的文字写得不够工整而不满、对具服台所设的坐褥不够整齐而不满、对按规定应悬挂三盏天灯而少悬了一盏而不满。乾隆大发雷霆,下令查办。结果,工部尚书罗源汉、右侍郎诺穆亲、礼部尚书德保、侍郎德明等人,均被革职。工部侍郎徐绩与部分官员甚至被革职后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至诚感通】在天坛我陷入沉思,我似乎有点明白孔子为什么不能说、不想说的原因。我想如果穿越2500年,我有幸站在孔子面前提问的时候,得到的估计也是这样的回答吧。今天通过师长的注解,我们了解到儒家对于礼的内涵,最重视“仁”和“诚”。孔子处处地方设身处地代人着想,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仁爱的心。当碰到别人来问,他“空空如也,扣其两端而竭焉”,一心一意帮助对方自己找出正确知见。孔子推行周礼,非常希望更多人学习传承,但此刻他为什么欲言又止,就是因为这么复杂的禘礼,蕴含着天下大治的道理,没有一颗至诚恭敬的心,是无法传授的,更不要说透彻讲解其中的精髓。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神鞭》, 影片描述的是清朝末年,为人忠厚老实的傻二,他的长辫子有传家的绝活,辫子神功犀利无比,碗口粗的树木很轻松地就能被辫子抽断,因此获得了清政府的青睐和重用!他对辫子极为爱护,可以说辫子就是他的命!但是随着清朝的灭亡,民国政府规定所有人必须把辫子剪掉。只记得影片最后,傻二仿佛变为一代宗师,说了一句:辫剪了,神留着。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随着年代的久远,我们对禘礼的仪式越来越模糊不清了。但孔子想传递的诚和敬的精神,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意志本色,即使面对各种磨难和挫折时,也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今天我们学习儒家文化,就是要探索、挖掘、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问题:

1.孔子对禘礼真的不知道吗?为什么?

禘礼是古代天子用来祭祀太庙的礼。孔子是礼仪专家,于是有人来请教禘礼的学说。孔子说:“不知道。掌握了禘礼的学说,其人对天下的事如同看自己的手一样清晰明了。”孔子指着手掌示意。

2.孔子为什么知而不答?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了如指掌】朱熹《论语集注》中说,“指其掌”是“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孔子本人没有这样说,只是用动作来表示,掌握了禘礼,对于天下事就如同了解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明且易也”,明是明白,“易”是容易 ,成语“了如指掌”的典故就来源于此。孔子不仅把禘祭看成一套礼仪,更是把它看成治理国家的原则问题,把这种礼制思想用于朝廷,能使君臣各尽其职,政令畅通,秩序井然;把这种做法推行到天下,则百姓和睦,天下太平。

3.礼的核心是什么?

孔子为什么不能说、不想说的原因。我想如果穿越2500年,我有幸站在孔子面前提问的时候,得到的估计也是这样的回答吧。今天通过师长的注解,我们了解到儒家对于礼的内涵,最重视“仁”和“诚”。孔子处处地方设身处地代人着想,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仁爱的心。当碰到别人来问,他“空空如也,扣其两端而竭焉”,一心一意帮助对方自己找出正确知见。孔子推行周礼,非常希望更多人学习传承,但此刻他为什么欲言又止,就是因为这么复杂的禘礼,蕴含着天下大治的道理,没有一颗至诚恭敬的心,是无法传授的,更不要说透彻讲解其中的精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