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量你意识水平的最好指标是:你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时,一个已经无意识的人会变得更加无意识,一个有意识的人会变得更加有意识。
- 当你学会作为你的思维和情绪的观察者时——这是临在的重要部分——你可能会为你感受到的普通无意识的背景噪声而大吃一惊,你也会意识到你的内在很少真正地感觉到自在与放松。在思维的层面,你可能会发现以判断、不满和心理投射等形式出现的内心抗拒,它使你远离当下。在情绪的层面,你可能会发现大量的不安、压力、烦闷或紧张。这些都是在思维的习惯性抗拒模式下产生的。
那些没有找到他们真正的财富,也就是本体的喜悦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刻而不可动摇的宁静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们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或爱情所残余的欢乐或满足,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的这些东西,而且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
- 你能解答一个填字谜语或制造一颗原子弹,并不能说明你利用了你的大脑。就像狗喜欢啃骨头一样,大脑喜欢思考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它要去玩填字游戏和制造原子弹的原因。你或许对这两个活动都不感兴趣,让我这样问你吧:无论何时,当你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你能做到吗?你找到了停止思考的那个按钮吗?
- 你是说完全停止思考吗?不,我做不到,一两分钟或许还可以。
- 那么,就是你的大脑在利用你了。你无意识地认同了它,所以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它的奴隶。这几乎就像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它所俘虏,所以你认为思考问题的这个实体就是你自己。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认识到这一点能使你很好地观察这个思考者。在你观察这个思考者时,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就被激活了。然后,你会开始意识到有很大的一片超越思想的智性,思想只是这个智性的一个小方面。你同样还会认识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情,如美貌、爱情、创造力、欢乐、内在的宁静等,都是来自于大脑之外的。你开始觉醒了。
- 除了“观察思考者”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这一刻,从而在思维中创造那种空白。就是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时刻。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将意识从思维活动中引开,并创造一种无思维的空白。在这种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
-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可通过任何日常活动来练习这种方法。比如,每次你在家中或办公室上下楼梯时,你每一步、每一刻,甚至每一次呼吸时都全神贯注,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或者当你洗手时,关注与洗手有关的所有感觉:水的声音和感觉、手的运动、肥皂的香味等等。或者在你上车时,关闭车门后,停顿几秒钟并观察你的呼吸。觉察到那个宁静且强而有力的临在。有一个标准可以用来衡量你的练习是否成功:你内在所感觉到的平和的程度。
每一次的欢乐或情绪的高涨在其内部都隐含着痛苦的种子:痛苦是这些欢乐的不可分割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迟早会显化出来。
- 现在,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然后告诉我,此刻你还有什么问题。
- 我没得到任何答案,因为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不可能有任何问题。一个情境出现时,我们要么是去应付它,要么就是去接受它,对它说“好的”。为什么要把它转变成问题呢?为什么要将任何事情都转变成问题呢?难道生活中的挑战还不够多吗?你需要问题来做什么呢?思维会无意识地喜欢上问题,因为它们给你某种身份的认同。这是正常的,同时也是病态的。“问题”的意思是,你在心理上不断地琢磨某种情况,而没有真正地在当下采取行动,并且你还无意识地将它变成你的自我感的一部分。你被你的生活情境所累倒,以至于丧失了对生命的感觉、存在的感觉。或者,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受到喜悦、自在和轻松,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改变的是你做事的方式。
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被心理时间所控制了。问自己:“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让我感觉喜悦、自在和轻松呢?”如果不是,当下时刻就被时间控制了,并且生命因此被视为一个负担或一种挣扎。
明天的账单不是问题,身体的衰老也不是问题,失去当下时刻才是真正的问题。或者当核心的幻象将一个简单的情况、事件或情绪变为一个个人的问题乃至痛苦时,这才是个问题。
如果你发现你的“此时此地”变得无法忍受并且使你非常不开心,这时你有三种选择:从这种状况中离开,改变它,或者完全接受它。如果你想对你的生命负责任的话,你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同时必须现在就做出选择。然后,你就应该接受你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你在“这里”却想到“那里”去,或你在当下却想去未来。
- “某天,我会成功的。”你的目标是否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注意力而让你把当下当成达到未来目的的一种手段?它是否夺走了你所做的事情本应带给你的欢乐?你是否在等待开始新的生活?如果你有这种思维模式,不管你取得了什么成就,你的当下时刻永远不够好,你的未来似乎永远会更好。这样就会让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你同意吗?
- 你是一个习惯等待的人吗?在你的生活当中,你花了多少时间在等待呢?我所说的小规模的等待指的是在邮局里排队、遇到交通堵塞、在机场里候机,或等待某人的到来或完成工作等。更大规模的等待指的是等待下一个假期、下一个更好的工作,等待孩子长大,等待一份好姻缘,等待成功,等待挣钱,等待成为重要的人物,等待开悟。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 等待是一种思维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不要现在;你不要你所拥有的,而要你所没有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等待,都让你无意识地在你的此时此刻创造了一种内心的冲突: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降低你的生命质量。
你的思维不断告诉你,你不能从这里到那里。必须有些事先发生了,或是你必经成为这个或那个,你才可能被解放或得到满足。实际上,你的大脑说,在你被解放或变得圆满之前,你需要时间来寻找、挑选、达到、获得、成为或理解某事。你视时间为达到救赎的手段,事实上时间是救赎的最大障碍。你认为,此刻由于你还不够圆满或不够好,所以你不能从你的现实情况中到达那里,实际上,此时此地是你到达那里的唯一途径。
大部分人总是努力逃离当下时刻,而从未来寻找拯救,也是这个原因。如果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他们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自己的痛苦,这是他们所恐惧的。但愿他们知道进入当下取得临在力量来瓦解过去和旧痛是多么容易的事。当下的现实可以立即瓦解幻象。也但愿他们知道自己是多么接近自己的本质,多么接近上帝。
我们总是想要有所作为,从外在成就中汲取自我价值、身份认同,但只要你认同你的思维,这些都是一些不可避免的幻象。这些使你很难或无法接受低能量周期,或允许它们的存在。因此,为了消除这些幻象,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身体器官就会做出反应并产生疾病,以便让必要的重生发生。
请别把因果混淆起来。你主要的任务不是通过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获得拯救,而是从形式认同当中解放出来。这样你就不会受限于这个世界和它这个层次的现实。你就能在未显化状态中感觉到你的根,因而你也就不会执着于显化世界。你仍然可以享受这个世界上稍纵即逝的欢乐,但是你不会再害怕失去,所以你不需要依赖它们。虽然你能享受感官上的欢乐,但是你不会再渴望感官体验,因为这种渴望是经过心理满足和“喂养”自我而持续寻求成就的。你会接触到一些比任何的欢乐、所有显化出来的东西更无限伟大的东西。
- 然后,请看看你的生活情境,试着问你自己:“我可不可以做些事情来改变这种状况,改善它或离开它呢?”如果可以,你就会采取合适的行动。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需要做的一百件事情上,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可以做的一件事情上。这不是说你不需要做任何计划,或许这个计划就是你现在需要做的一件事。我所说的是请不要开始播放心理电影,把你自己投身于未来之中,从而丢失了当下。你现在所采取的行动也许不会立即有结果,但在结果出现前,请接纳当前的事实。如果你无法采取任何行动,也无法从你的状况中离开,那么请你臣服,更深地进入当下时刻以及本体意识。
- 请别把臣服与“我不愿再烦恼了”或“我不在乎”这种态度混淆在一起。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态度与消极心态有关,有隐藏的怨恨在其中,所以它根本不是臣服,而是戴着面具的抗拒。如果你臣服,你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内在,并检查那里是否有抗拒的存在。请保持警惕,或许有许多抗拒会以思维或未被辨认出来的情绪形式隐藏在你的内心黑暗处。
- ''对于有些人来说,臣服可能很消极,意味着失败、放弃、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迟钝、退缩等。然而,真正的臣服是与这些完全不同的。它不是说消极地去忍受你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情况,不做任何努力,也不是说停止制订计划或采取积极的行动。''
- ''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在当下时刻,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它是放弃对当下的内心抗拒。内心抗拒就是通过心理批判和消极的情绪,对当下时刻说“不”。''
想法与理解:
- 作者所说的 “本体” == 最朴素的情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