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毛病,一根筋的直线思维,书中提到一个东西就认定它,对啊说的就是对的,脑子就记住某个点了,然后我也想实践啊,就套用到生活工作看看,咋就行不通呢?还有时候就认为啊,某个方法或理论就是用在某个点上,脑子没转过还可以换到别的地方用的。生搬硬套的笨蛋一枚,条件变了、范围变了,对应物也要变才可用。说的道理好像懂的,真的懂对我来说挺费劲的,每次稍转过来一点就脑子隔膜层好像通一点,有种撕裂的感觉,通了很开心,没通前各种转圈圈、钻牛角尖,哎。“不可执于行”戳中我的痛点。
一,即诚之道也,《中庸》之“中”,《大学》之“极”,皆同也。故言诚,不可执于行;而致诚,不可忘于教。
读《中庸证释》,书中圣人为了全方面传达,上下左右换N个词表达诚,他换一个词,我就一脸茫然,小伙伴掰回来换回原来的词,懂了,圣人又倒腾另一个词,又抓瓜啦……就在这不同字间翻来覆去,圣人把诚字刻入我们脑中,不停跟我们玩文字游戏,“不可执于行”。。
举个例子,如对有质量的生命是趋于有秩序性的理解,我之前界定它的范围是用在工作上,或者用于某个想学的技能,或者执行某个项目,它需设目标、制定计划、拆解任务、分析找方法、执行、反馈、调整等,有点项目管理的意思,有秩序的进行嘛。再多一点,难进脑了。
今天幡然醒悟,有秩序性可以用在方方面面、没有大小之分,最终落实到整个生命,追寻生命的意义轨道上,破解离散之力,有秩序趋向。日常生活中,周围各种信息大爆炸,这也撩一下,那拨一下弦,涟漪不断,想到做到一个就好,哪来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杂音,心思简单直白,也就能看到本质东西,辨识出真实想法需求。如忌贪忌各种小心思后,心里的称是公平的,能掂量老板说的哪些是画饼,哪些是真的。
有秩序性,啥时候都不慌张,稳稳的,想做的事,本来要做的事,不因环境换了做法就改变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气质是一步步做出来的。不因为饿而狼吞虎咽吧嗒嘴巴,不因为菜多浅尝几口浪费食物,真看过吃相很难看的。什么时候都自然端坐,坐得不舒服是姿势不对没卡到位,学正确坐的姿势,有意识一点点调正,记得就调一下,慢慢形成自然舒服状态。该怎么走路还是怎么走路,有急事时间来不及,加快频率,不因这而横冲直撞,这不是易引起冲突争执嘛。
有秩序性,慢慢形成自己的形象,不用刻意迎合,直观表达,别人自然知道你是怎样的人,不用解释的,该干嘛干嘛磕,就算你一点点往想走路上奔,你的形象也是变化的,这就是你表现的秩序性,猛一回头做了这么些事,人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一直在这样做啊、很稳定地在做。
很清楚自己稍笨一点,一下子做到“不可执于行”难,那就先搞懂一点,后面碰壁多了,哪个穴位点到了,自然就逐步增加开窍的点。不懂的部分先给一点就好,有个支撑点,能活络就好。转活开来脑壳是长期抗战的技术活儿,打散、重组、再打散、再重组……
要检验真的懂“不执于行”,是否运化它?一是上面提到直接用,各个方面切换理解;二是教给别人。用她能懂的语言,看看她的反应,看看自己的反应,共同经历一些事儿去理解她,一块儿去摸索。前一次带小朋友穿插聊到钱那块,理解挣钱就是钱数量的增加,挣钱也可以是比同期人的损失钱少,保有本金的部分,这也是挣了呀,本金是根本呀,顺带我脑子也转过来了。
“不执于行,不忘于教”,学与教,相辅相成,学是各方面搞懂,不固化一个概念事物上,换场景找核心本质,自己能做到不错,能教会别人更好,利己利人,成己成人,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懂之法,带人不错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