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号晚上,我在画字儿读书写作挑战营的分享课堂上又接受了一次震撼心灵的分享课。容我先吹个牛,我们画字儿老师真的太棒了,我们挑战营的学员怎么都这么优秀!混迹其中的我,感到自己平庸又无能,时时自惭形秽;但是又被优秀的大家激励着,认清了自己和优秀的距离,想要为自己拼搏出一个精彩的世界。
昨天的分享官是苏小博老师,她是一位音乐家,北京师范大学声乐老师,意大利博洛尼亚歌剧院青年歌唱家,美国洛杉矶歌剧院驻院歌唱家。
苏小博老师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寻找自己的声音》。
“如何去寻找自己的声音”,声音还需要寻找吗?只要不是哑巴,谁不会说话呢?谁不会发声呢?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寻找去自己的声音”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随着苏老师的语言讲述渐渐走进了神奇的声音世界。
苏老师从小就对声音和音乐感兴趣,从小就爱唱歌,也从小就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苏老师的家人都爱听音乐爱唱歌,家中时时都会播放各种音乐。因为爱唱歌,从小学唱歌,学音乐,感受到了唱歌和音乐的乐趣,所以中间的难也不觉得难、苦也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这种学习给予了自己很多东西。
音乐和歌唱这就是苏老师想要带我们寻找的声音吗?是,也不全是。我们能发出的声音不只是唱歌和音乐,还有我们说话的声音、以及我们咳嗽、打喷嚏、哭泣、呕吐时的声音。当我们打喷嚏、咳嗽、呕吐和哭泣时,我们的声音是未经修饰的,是最天然发出的,是我们最具特色的声音。而当我们说话、唱歌时,我们的声音会受到我们的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些声音包含了一层文化的含义,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和拘束。
所以,我们要寻找我们本真的声音。寻找一种剥离了成长环境,体现精神世界的声音,让我们的声音剥离了焦虑和负面心理影响,让我们去拥抱自己的声音和才华。
苏老师一直在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让声音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怀,让大家能发出自己本真的声音,让内心隐含的问题和阴暗角落一扫而光、勇敢去表达自己。
苏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些她的教育实验资料。
有一位女生,唱歌一直跑调。苏老师分析了她的个人情况:从小一直使用视觉开发来学习,没有用耳朵来控制过东西,她知道正确的调子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嗓子来唱出正确的调子。当苏老师帮助她把歌曲变成旋律,把听觉可视化以后,她唱得好一些了,但是最关键的高音还是不行。苏老师的解决办法:让她用手拿着粉笔戳那个音,用力戳,女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高音——非常浑厚、大声地唱出来了!这位女生唱完以后,心情非常激动,痛苦失声,整堂课接下来的时间都在哭泣——她觉得自己很憋屈。
苏老师说,这种情况不是孤例,现在已经有4、5个这种情况出现了。我们在生活里承受的压力,影响了我们的声音,可见一斑。
唱歌和说话时相关的。当我们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们说话也会受到影响,表达不清晰、声音干涩紧张都会出现。要让我们能够放松地说话,高效地表达,需要训练,需要放松,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思考,需要我们紧绷的神经能放松。
苏老师的分享又一次帮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很少唱歌,唱歌跑调的我,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回忆。那时候我大概2年级了,在学校里学会了一首新歌,回家以后忍不住哼唱起来,我心情很好地一边唱着歌,一边帮妈妈烧火做饭,我妈却说我像“老和尚念经”,我一下子闭上了嘴巴,再也不唱歌了。我不否认妈妈是爱我的,但是我妈妈真的很不会鼓励表扬孩子,她最经常做的是批评和责骂孩子。我平常说话很少,说话声音很小,我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批评责骂太多的关系。从小到大,我都羡慕那些唱歌很好听、会讲故事朗读课文好听、敢于当众表演的同学,我自己却从来不敢到人前去说话、更不要说表演了。我想,我就是被环境影响了声音的表达了吧!意识到这种情况,我想,我该打破这些心理枷锁,好好训练自己说话、唱歌、表达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身心能够解放、自由地舞动起来。
最后,感谢苏老师的分享,再一次感谢画字儿老师的挑战营给我带来了这样大开眼界的机会和这样好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