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课老师提到了“投射”。
“投射”的意思,是个体将自己不喜欢、不认同的、或者是自己不能接受的特质、情感或冲动归结为他人所具有的现象。
这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这种方式,个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焦虑,内疚和其他的负面情绪。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投射会在各种关系中都能见到。
比如亲子关系,它表现在父母可能会将自己的期望和担忧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一个对自己的事业不满意的爸爸,可能会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有孩子取得好成绩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其实是他将自己对事业的不满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
此刻我想到我自己,女儿读小学那会儿,我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是客户的,有时是员工的,有时是和LG之间的矛盾。我把这些情绪和焦虑全部投射到女儿身上。
当时女儿班上的家长群里每天都有老师对一些孩子的表扬,表扬的理由各式各样,比如书写工整,认真订正,作业正确率高。一长串名字里,就是找不到自己孩子的名字,认为孩子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好好写作业。心里窜起了无名的怒火。于是开始了对孩子的各种挑剔,作业没按要求订正,字写得不整齐,小测没考好等等。我认为只有好好写作业得到老师的肯定才会有好的前途,才是优秀的孩子。其实此时的我正在将自己的焦虑和不足转移到孩子身上。
现在想来,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我的无知,对孩子投射太多,孩子小小的心灵一直在为我承载着,我内心无比内疚。
朋友关系中也会的投射,有些人会将自己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投射到朋友身上。一个总是担心被朋友背叛的人,可能会无端怀疑朋友的动机和行为,总是认为朋友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这其实是他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职场中,领导对下属、同事之间也存在投射。
比如一个公司中,面临业绩压力的销售经理,可能会过分苛责下属的工作表现,总会认为他们工作不够用心不够努力,这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对业绩的担忧在作崇,所以就将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投射到了下属身上。
同理,同事之间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自信,他可能总会认为其他同事都在暗中和他竟争、排挤他、挤兑他。这其实也是他自己内心的不自信那个大毛怪在作怪,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情感中的投射
恋人之间,也可能会发生投射现象。如果一个对自己外貌不自信的人可能会认为伴侣会因为自己的外貌而嫌弃自己,这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在影响对伴侣的看法。
在家庭关系中,投射也时常发生。比如,一个对自己生活不满意的女人,可能会将不满投射到配偶或孩子身上,认为他们都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这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对生活的不满,或者说,她对生活的期望没能得到满足,让她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其它情境中的投射
对自我形象的投射,有时候,我们也会将自己的情感和特质投射到自我形象上。比如,一个自卑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这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在影响他对自我形象的认知。
有时,我们可能也会对陌生人产生投射。比如,在公共场合中,看到一个穿着邋遢不修边幅的人,我们下意识会觉得他是一个不负责任、没有素质的人,这其实是我们自己内心对于形象整洁和个人素质的期望在作怪。
这么看来,心理学无处不在,有时看似不可理喻的事情,用心理学的知识代入一遍就能解决了。
果真学海无涯,活到老也要学到了,这样才能越来越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