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不会说一声再见。
这句话贴切的用在当今社会的职业变迁中。
在任何国家,职业的变迁都存在着,而在当今中国社会,职业变迁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职业变迁的频率更高、范围更广。
目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数据分析师"、"云计算工程师"等职业,十年前闻所未闻。
大时代催生新职业,如今分享经济、平台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已成为很多企业竞相招聘的热门工种。
而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如日中天,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新的热点的到来,又将引爆新的职业增长点。
这对我们劳动者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历史也曾给予我们证明,在网络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发展的这几年,大量闲置的生产力被激活,人们可以自由支配手头的资源,以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等身份灵活就业。
来自钢铁、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如今可以变成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通过分享新经济带来的红利,走上了再就业之路。
也有部分劳动者不再满足于做企业的雇员,而是自建平台进行创业。
与直接消费者零距离沟通,更能准确地得到客户真实的反馈评价,能更及时的调整产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职业的层出不穷,让传统的人才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的主流评价模式"论资排辈"已然退出历史舞台。
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时代下的职业从业人员更加灵活,更具有创新意识,各行各业越分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的就业形态下,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也完全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在享受新时代、新经济带来的新职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要理性的看待它所存在的不足和可能产生的隐患。
比如职业划分复杂,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如何能对从业人员和行业进行监督管理,是否有对应的法律法规支撑;
比如现行的社会保险体系是根据"工业社会"、"用人单位"的特点制定的,针对目前的"数字时代"、"自由职业者"来说,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合了。
然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业方式可以被超越甚至被取代,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在任何社会都是需要法律保护的,相应的保障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面对新时代的新就业形势,最应该做的是及时调整自己。
必要的时候,不要执着于过去的技能,而是随时更新自己的技能,不断吸收学习新知识,对新事物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有机会随着时代的潮流顺势而为,不被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