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叶丽雅 叶丽雅 1周前
之前写《经济!经济!去他的经济!!》的时候,提到一句“中国大概在周朝就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句本身描述有误:六部起源于隋唐,但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六官”。
当即就有大牛指出谬误。老实认错。
只是昨日被批“读书少”,我还是略略吃惊的。虽然却是知道自己读书不多,但被批成这样,也是相当的汗颜。
立马恶补了下周朝的六官和六部的关系,顺道研究来下六部二十四司,以及古时官阶体系——自小这块就特别薄弱,现代的都完全搞不清,更不提古代:
朝代更迭,具体三省六部的职能还是有变更,此处只是摘录二十四司的基本职能。但分条目细节来看,还是能看出古代的JD描述还是相当精细,管理也超级细致。
之前《开学第二日》的每日一读里提到王羲之的时候,就王羲之的头衔“护军将军”还特地咨询了魏晋史的大牛,才知道这个被度娘称之为“杂号将军之一。与中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中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的头衔,“掌禁军”是其关键词——心里默默pk下,感觉豹子头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和掌禁军应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每日一得
查资料的时候一道学习了《周礼》,第一次知道《周礼》和《礼记》不同——或者所成年后第一次知道,小时候学得杂,可能反而知道得比较现在多,也是可能
《礼记》相传为孔丘极其弟子所著。《周礼》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天官冢宰第一、地官司徒第二、春官宗伯第三、夏官司马第四、秋官司寇第五、冬官考工记第六。相传为周公旦所著,《三字经》里就有“我周公,做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后世关于成书年代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然后就顺道查到了孙诒让的《周礼正义》。
孙诒让是温州中学创始人,是我们的老校长。读高中的时候就知道我们有个超级厉害的创始人,但也只是高山仰止,从未真正涉足他的领域,只知道是朴学大师。但对他的历史地位和做的学问是真心没有理解,毕竟彼时才十多岁,颟顸无知的很。
豆瓣评分9.6的书,我也是服气的~
本打算囤一本来读的——虽然之前的《尚书》才读一半,但《周礼》似乎更有趣,将古代(至少汉之前)的官员和政治体系描写得如此精细,感觉很像是我之前耗费近2年时间为公司整理的SOP,从每个内容的定义到所有内容运营的流程细节。研究下几千年前先人所作做个对比似乎会很有趣。更何况是温中创始老校长的成名之作!
只是确认了下才发现,这是一部鸿篇巨制,共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写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共27年才完工——前辈的耐心和毅力真心是太可景仰了。关键是,人家不是写了200万字,而是写成了一部被经学史家推为有清一代经学殿军之作的《周礼正义》。
yy下原稿,不知道是不是小楷写的,应该本身也是作品。
我应该终身也到不了这样的高度。
关于作者:做过媒体、投资、咨询,是创新方法论的爱好者,商业世界的观察者,2019华章图书年度最佳作者。然而,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于是,辞职在家,天天陪娃,日读一书,先还上前几年欠娃和父母的债。其他的,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