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历史——司马光砸的不是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宋史·司马光列传记载: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群儿戏与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瓮并不是缸

有人会说瓮不就是缸吗?

并不是

简单的区分 缸是敞口的,瓮是收口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宋代的时候还没有缸的出现,收到当时的技术工艺的受限,

做敞口的缸,在高温烧制的时候很容易就造成敞口迸开塌掉。

缸是在明代末期出现的,正在的大水缸都是清代以后的事情了。


请君入瓮

大家都知道,瓮这个东西就有一种隐含的意思,进入容易出来难

成语瓮中捉鳖,请君入瓮都有些这个意思。

在看司马光的案例,

设想下,假设你当时6-7岁,第一时间有个朋友掉水缸里,你第一时间会去救他。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小孩同时溺水的概率更高)

如果是个缸,你怎么办?趴在缸沿上去拉他对吧。

但如果是个瓮呢?你可能都够不到瓮口沿。

即是够着了你也可能,拉不出来。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按孩子的天性,当然马上回去找大人帮忙。

司马光不一样,可能人熊啊,刚好前几天用石头砸破了他家的瓮,屁股刚被老爸打的生疼。

当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拿起石头就照着瓮砸去。

如果你是大人,你还真不一定会这么干,因为你知道瓮的碎片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然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但有一点,司马光砸缸,当时那个缸一定不叫缸,是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