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537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11.08
昨天是中十第七次约练,先为来访者张老师点个大大的赞!张老师真是位聪明又智慧的妈妈!发自内心地对孩子做到了尊重、接纳、包容、共情、温暖的陪伴、默默地支持,而不以成绩论英雄说成败,真正关注的是孩子这个人,关注他的需要、想法和感受,也看到了孩子一天天的进步和成长,真的很了不起!平日里,我也常常说,只要孩子身心健康,不给孩子学习上太大压力。但面对成绩、面对排名,我还是控制不住地训斥责怪孩子,教育她要努力地、用心地学习各门功课;还是会忍不住唠叨说教成绩好的优势所在,及对将来人生的助益;偶尔稳住了,但内心还是焦虑的和不舒服的。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虚假的表情终究掩饰不了心理的失望和不快。孩子是聪明的,他是能感受到是否真的在关注他这个人,还是在意成绩。与孩子谈心时,也能感受到孩子渴望成绩优异,排名靠前,也努力尝试调整学习方法,想法提高学习效率,只是有时候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达成心愿。每每此时,孩子也备受煎熬,一方面会因自己的力不从心而苦恼、烦闷,一方面还要承受老师、同学的非议,压力之大非成人能体会。所以有时候,孩子希望暂时“逃离”那个让自己快要窒息的环境,回到能给予自己温暖、放松、宁静的家。这时如果家长不理解、不接纳、不懂孩子而拒绝孩子的“求救”需要,试想想孩子心里的“苦”又将如何调适和释放?久而久之会怎样?真不敢想象。“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是我从来访者张老师哪里学到的。是呀,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只是父母都是贪婪的,当一个心意达成了,很快就会又下一个、再下一个……永无止境。也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心愿遮住了家长的双眼,堵住了家长的双耳,使他们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听不见孩子的声音,总以自己以为的都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将来打算的所思所想所要强制要求孩子去做,而甚少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问问孩子的所思所想所要。这也就是令许多家长疑惑的为什么我家孩子小时候聪明可爱,人见人爱,现在却像过街老鼠呢?这也要问问各位家长,在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真正发自内心地关注过孩子这个人,而不是其他的“功利”之事?或者有没有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养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也是我接下来需要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