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演说进阶课》回来之后,就开始写分享和践行公众承诺。
截止到12月6日,整个进阶班名单上的人,已经联系过半了,与进阶班同学的分享已经进行了17场,其他同学的分享有4场,写故事已经进行到第13场。
我最大的感受有三点
第1点:公众表达能力大大的提高了!以前面对镜头会闪躲,除跟家人以外的人就没有过视频聊天。现在每天面对不同的同学,哪怕是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同学,在镜头面前也都能侃侃而谈了
最开始跟大家去分享的时候,还总想着找各种各样的主题。后来发现根本就不用找主题,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版本,聊着聊着自然就有主题出现了。
倘若真的没有主题出现就让对方做个自我介绍,或者问一下对方的梦想是什么,自然而然很多人生故事也就打开了。
所以演讲没有捷径,最快的捷径就是不断的训练自己公众演讲!
第2点:当我想要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的时候,有种想当然的“我以为…”
其实“我以为”这件事我错了!
我以为只是简单的做一个主题分享,锻炼自己的公众表达能力,大家可以彼此见证,共同成长。后来没有想到,每位同学都温暖有爱的去分享很多很多……
女人与女人之间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加之又是感性动物,而且我也信奉: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
所以就开始写大家的故事了。
然后跟每个人去链接和写故事,每天最少要占据5个小时的时间,我以为这是一个可以彼此深度交流和美好故事的开始,但我发现其实我忽略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
有的人很期待我去链接和写她的故事,有的人很感谢我去帮她写她的故事,有的人很主动也很热情,甚至邀我见面相聚,但也有极少数的人把我的公众承诺和链接当做筹码,向我间接的提出其他的要求。
当链接不同的人发生着不同的故事的时候,我也在反思总结:我是不是做错了?
公众承诺的践行是我的选择,但我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让自己的每一场分享,尽量有价值,有输出,有收获,让每一个愿意听我分享的人都能有所感受。
同样也需要理解他人也有不便的原因。
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亦如此!
从认识、链接、相知、相爱、相守、相伴人生路上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本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我们的人生当中,最终我们能紧密相连的其实不足百人。
所以学会感恩遇见、接受、释然、放下…
接受每一种特别的存在,同时去放大他人身上的优秀品质,然后去学习这些品质!
第3点:每一位优秀的姐妹身上都有着很多发光发亮的点,去学习和放大别人身上的优点。
这些天里每位公众分享的姐妹身上,都有着很多优秀的品质。很多品质都独一无二,但是又有着几点相同的品质。
积极、向上、温暖、有爱是我在每一位身上都能看到的,同频相吸的人才能不断的被吸引到一个圈子里面, 学会去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一针见血地教导我们,从欣赏别人中学会自省与自立。不必嫉妒及过分的模仿对方的优点,更不需要自卑、畏缩,而要以一个有风格、真正的自我来去除身上的恶习,而充实自己的良知,不要一味的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但要注意一点的是,欣赏别人的优点,绝不是言不由衷的溢美和逢场作戏的赞誉,而是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因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曾经有人在一个生活圈子里做过这样的游戏,让每个人写出最有好感的人员名单,同时也写出最讨厌的人员名单。最后统计发现一个规律:你产生好感的那些人,往往是对你有好感的人,而你所讨厌的人,往往也是讨厌你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的,与人为善也是与自己为善,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时,别人也会向你投来欣赏的眼光。
公众承诺依然会一直践行着,只是写故事要随心、随性、随缘了…
在践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完全无交集的人,仅仅只是通过一个视频聊天就去写她人的故事,有些时候写不出灵魂感且费劲,所以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心。
要么不开始,一旦开始就尽量写好!
静静去做事,不要随便造势…
最后我想说:人生若是没有相互交流和相互欣赏,即使给你天堂也注定找不到快乐,自由的感觉,更不要说幸福了
而链接的过程就是与自己照镜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