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师训结束,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和老师们的合影给这次出行画上句号。
没想到朋友圈中,大学里一直十分敬重的学长告诉我他也在佛山,而且距离我只有三公里。
于是,很愉快地,我就和学长约好了晚饭。
赴约的路上,我是欢欣雀跃的。当然,这是有渊源的。
记得那是大一刚入校时,各大校园社团争相招新。琳琅满目的宣传中,我一眼就被他们那一身绿军装吸引住了。二话不说,我就报名加入了那个组织——军事拓展训练营。
这位学长,就是我们当时的营长。第一次见面,是新营员见面会。教室里,除了我们大一新生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以外,全都是身着军装的学长学姐们。会议主持人开场后,请出了营长。一位其貌不扬的男生,个子虽不特别高,却一身浩然正气,眼神中透露着果敢、坚毅和不容置疑的执着,一开嗓就震慑了全场。作为外貌协会的死忠会员,我却在第一天就对这位长得并没有十分帅的学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是营长,也是学长,对我们这些新入学、新入营的新人儿来说是有些距离的。所以,每一次能近距离聆听他的教诲、接受他的洗礼,我都是十分激动、期待和感恩的。这一次亦然。
大学时,当我们把满腔热情一股脑地往训练营里砸时,学长十分郑重地对我说:“现在的你们,靠一份热情、一份信念坚持在训练营里,可慢慢地,你们需要去思考,思考‘意义’这两个字,思考你们坚持的意义,而不是一味盲目地喊着‘坚持不是胜利,坚持到底才是胜利’的空口号。”当时的我真是十分不解,在如此需要执行力的集体和如此需要凝聚力的阶段,营长对我说这样一番话是何用意。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现在,我都会时常想起学长说的这两个字——意义,并作为我做决定的依据之一。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体会到了学长想要传达给我的深意,但我终究是收获了我需要的。
学长毕业后去了非洲。我还记得在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迷茫得不知所措时,学长从非洲打来国际长途给我指引、给我鼓舞,还嘱咐我一定要重视英语的运用。
告别校园,相见就变得奢侈。所以我格外期待也格外珍惜每一次能够见面的机会。年年月月下来,相会的次数虽少,每一次的相谈却历久弥新。
前年,去参加大学室友的婚礼。恰巧学长也去到了那个城市。很快,几位训练营的学长就结着伴儿来接我用餐和同游。其间的温馨自不在话下,而我格外记着的是,那时我心里辞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虽然没想过要创业,但确实想要自己尝试一下。我并没有向学长传达出这样的讯息,可学长却和我说起了这个话题,并且叮嘱我创业切不可盲目,一定要深思熟虑、做好各种备案。
今晚再相见,才得知学长已经大步踏在创业路上了。知晓我现在的困境和担忧,学长却宽慰我这不过是成长路上必交的学费,假若自己不适合干这个,那必定是更适合干指挥这个的更高一级的事儿。格局、平台、借力这样的词,我并不是不曾知道,但学长的诠释让我有如醍醐灌顶。
学长聊起他的经历,十分感慨地告诉我,要在自己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给这颗种子几年的时间,让它去充分地吸收养分。几年后,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颗种子,它已经在你不知不觉中慢慢发芽了。当你需要时,它已经可以茁壮成长了。
知道我现在坚持不易,学长鼓励我,主动去靠近那些优秀的、前沿的人,从他们身上汲取能量。我问他,大抵得是阅历丰富的年长者才能给人启发和指引吧?学长却反问我,那些能够把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生产力的人,难道不比虚长十几岁、几十岁却并无高妙见解的人更睿智、更有真知灼见?
深夜驱车一个多小时,从佛山把我送到广州火车站,学长和我告别时,我心里酝酿许久的一句“谢谢”和想拍张合影留念的想法硬是没能说出口。
不过,这么多年了,有些话,不说又何妨?有些相见,不留影又何妨?一直在的,便一直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