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在自愿自发的情况下写读后感。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能把一本书读懂并记住它?一本书有哪些部分值得我们记录?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作为我开启阅读之路的指导,纯粹是因为喜欢樊登读书会对书的解读,我想,能够把一些晦涩的书籍都讲得有趣味的樊登老师,他的经验终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吧。意外的是,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作为一名专业讲书人,樊登老师居然曾经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地地道道的理科男。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锻炼自己对书的理解能力呢?樊登老师的观点是:站在一个讲书人的角度去读书,因为讲书是具有目的性、主动性的沉浸式学习,它会让你在读书这件事上更有大局观。
从如何选书,到如何读懂、解构一本书,再到如何讲书,樊登老师将自己的经验都汇集在这本书里。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它其实并没能够完全解答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本书在具体的阅读技术上并没有做详细的解释,可以说我认为《读懂一本书》更贴切的名字应该是《讲好一本书》,如果想要了解更具体的阅读技术,《如何读懂一本》、《洋葱阅读法》大概更能满足需求,但是我仍然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因为它让我改变了对凡读书必弄懂的执念,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一本书,它让我知道了境界需要我们靠积累去达到,它让我有了读更多的书的冲动。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意义、行动和改变,只要三者有其一,我们就说这本书是具有建设性的。我想,基于个人经验写成的这本《读懂一本书》,应该谈不上具有科学性,但,它有建设性。
如果让我作为讲书人向别人推荐这本书,我会选取以下部分来分享:
一、如何选出“好书”?
尽管“樊登读书”的主编慕云五老师总结出一套TIPS原则,但樊登老师本人认为科学性和建设性是他选书的最重要原则。
TIPS原则:
T(Tools)是工具。
I(Ideas)是新的理念。
P(Practicability)是实用性。
S( Scientificity)是科学性。
二、如何读懂一本书?
樊登老师认为,能不能把书读懂,取决于一个人理解力的池子,池子有多大,就能读懂多难的书。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池子”,包括经济学、心理学、国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和人生经验。多读这些方面的书,能够扩大我们理解力的池子。这部分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樊登老师推荐了很多好书,这让我对一些以前不敢触及的书籍有了想要阅读的欲望,比如《论语》,我很快下单买了一本。
三、如何解构一本书?
这一部分是我认为全书对我帮助最大的部分,这里面对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些解答。它告诉我们带有目的的阅读应该着重看什么,尽管樊登老师认为没有目的的自由阅读也很重要。带有目的的阅读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开宗明义: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写作背景是什么?相关领域的人做过那些调查、研究、实验,结论是什么?
作者都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是通过哪些论据来论证的?
价值升华: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
搞清楚这些问题,一本书大概就算是读懂了,那有哪些地方我们要记录下来呢?
1. 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
2.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
3.当你感觉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的时候。
4.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
5.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
6.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
7.当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心灵冲击。
8.书中的奇闻轶事。
书的后面部分,樊登老师还写了讲书需要做什么准备、注意哪些问题,鉴于这部分对个人帮助不大,就不再多说了。
最后,摘录书中的一段话,我想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读书会让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使命感。你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做一件事时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不是说你会什么。即便你什么都不会,只要想解决问题,就努力去学,去读书,你就都能够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