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要上班,又要每天看书写文章,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啊?"这是我的好朋友阿连向我问过的一个问题。
是啊,时间总是如此匆匆,我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下班回家已经累成狗,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投入阅读和写作呢?
在2020年的8月份以前,我也一直是这种状态: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查阅无数的资料,填写无数的表格,处理那些可以把你气到吐血的争端,真的是身心俱疲。哪里还有精力去阅读和写文章啊!
其实,我这样的状态就是进入了典型的职业倦怠期。我什么时候进入职业倦怠期呢?我自己也实在也说不清了。我总想摆脱这种终日忙碌却又看不到曙光的日子,但毫无办法。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结识了一群热爱读书写作的书友,相同的志向和兴趣,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开始走上了通过阅读和写作充实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就是这样奇怪,你一旦对某样事物产生了兴趣,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就会不管前路有多少荆棘,都会坚持走下去。
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你很快就会疲惫不堪;而一群人不但走得更远,还会走得心情愉快。自从结识了一大帮热爱读书写作的书友,我走出了自己的职业倦怠期。从小阅读量不多,写作能力不强的我,居然敢挑战每天日更千字文,并且已经坚持了整整半年。
4月份,我阅读的书籍主题是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这是书友共读里统一阅读的书目。这个月,虽然我们有"清明、三月三”两个假期,却因为要回老家扫墓,还有老父亲住院,加上备战听写大赛,让我感到时间有些不够用。
刚好,我阅读的书籍正是检验我学以致用的好时期,我不能因为生活节奏的打乱而中断了每天阅读和日更千字文的习惯。陪老爸住院期间,我把要阅读的书拿到了病房,有空就看几页,记下几行笔记;之前午饭后只听音频不看书,我改为了看书写笔记。现在已到4月的尾声,我总算把这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坚持下来了。
在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中的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地用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把每天花费的时间开支记录下来,合理利用每一分钟,让他成为一名著名的昆虫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令人敬佩的是,他不是每天沉浸在工作中的书呆子,他还能每天睡10个小时,到世界各地周游列国,给世界各地的读者写回信。他把生活与工作过得忙而不乱。
从柳比歇夫身上,我学到了坚持不懈。喜欢就要坚持,哪怕中途遇到挫折,也要努力去克服。
史蒂文.格里菲思的《净化你的时间》一书,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时间"毒素”正在“窃取“我们的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馅入混乱无序。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取得更高的绩效表现,我们需要净化自己的时间,把时间"毒素"从身边踢走。
按作者在书中介绍的方法,我首先就把手机上无用的APP卸掉,把特别耗费我精力的短视频卸掉。这些都是抢占我时间的主要“毒素“,从此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工作和阅读、写作。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与史蒂文.格里菲思的《净化你的时间》,观点是惊人的相似,两个作者都认为,时间是不可以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时间就是生命本身,时间就是自己。把自己管理好了,时间就成了自己的朋友,否则就成了自己的敌人。
其实,去年11月,我就阅读了张萌的《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和《人生效率手册》两本电子书,只是我并没有写下片言只语的读书笔记。不过,我还是被张萌的超级自律所感动。
"其实,我的状态越来越年轻化,是因为我很自律:每天尽量早睡,按时早起;起床后就读书学习,几小时心无旁骛;基本不吃垃圾食品,按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严格规范营养摄入,在健康补给品上也是每天不敢懈怠;即使很忙,我在日程中也要坚持每周三到四次泰拳训练,每日30 分钟核心训练;即使被竞争对手以每两周一次的频率用各种惨烈方式‘黑‘死,我也学会慢慢调节自己,从开始的气愤无比,到后来坦然处之,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包容他的无理与粗俗。 "
与这些成功的人士相比,我这半辈子的时光算是白活了。为了不让自己感到自惭形秽,我只能自己跟自己比啦。想起自己加入读书共读之前,看一本书需要半个月,一个字的笔记也不会写;加入读书共读的第一期,每周勉强读完一本书,笔记就是直接抄书,连把笔记发到平台上都不会。
如今,半年过去了,每周我可以读完一本书,每本书可以写五六篇读书笔记,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在各平台上发布文章,并且都过了原创,开始有了小小的收益。阅读与写作,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的本职工作,也因为自己爱上阅读和写作有了更好的提升。我已经顺利走出了职业倦怠期,因为阅读,让我的人生迎来了曙光。
与我一起共读的书友,有的特别优秀,有的和我一样是个小白,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每个人都在成长。时间,在我们身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朋友。这,都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