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许多人羡慕体制内的稳定,可这恰恰也是身边好多人的无奈。一眼就能被看穿的未来,好像已没有了多少绽放华彩的机会。
小Z毕业于一所985大学的中文系,考入系统后,按惯例被分配到最基层的站所。每每看到QQ空间和朋友圈那些特文艺的文字,总感觉她不应属于这个环境。可几次省考、国考都差之毫厘,好象她也已淡了向上的心。结婚成家后,文字中透露出的都是随遇而安。
单位的老Y,本是工科出身,在企业干过几年技术,先是考了区级事业编,再后来又考进市级机关。一路走来,也算是考无不胜、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可年过不惑,职务上仍没多大起色。更令人无望的,是单位几年内还不会有升迁的空间。干着不咸不淡的工作,慢慢地好像也已看破红尘。
身边好多这样的人,原本想凭才华一展身手。可现实就是这么层级分明、职责分明,越是到基层,上升空间、履职空间越是有限。
工作中有人是真的忙,可也有人是真的闲。业余更是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但这些时间并不完全属于你自己。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就是一条红线,哪怕你觉得仅凭工资换房、换车、孩子上民校是一种奢望,连孝敬老人、朋友聚会都要算计,自己都感到寒酸。
虽然不时也传出有人辞职下海的消息,但折腾是需要资本的。只有积累大量人脉和专业优势的人,才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说服自己接受现实。实在不行,就猛灌“富豪与乞丐”的鸡汤,我都已经在沙滩晒太阳了,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何必再去思量奋斗?
02
难道选择留在体制内,真的只能拥有按部就班的人生?
其实,早有人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体制内靠写作华丽逆袭的典范。他原来是顺德海关的一名公务员,据说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一般般”。凭借《明朝那些事儿》成名后,获重用借调北京到海关总署就职。他个人也凭借版税收入,荣登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真的是名利双收。
我亲眼见证了同事老G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步步走向精彩。老G在机关一直是大头兵一个,因年龄原因,职场上已无逆袭的可能。五十岁开始写小小说,从屡屡被退稿,到一步步攻克地方报纸副刊,直至省级、国家级文学期刊。退休前一年,老G加入了省作协。退休后仍然作品不断,不时到各地参加笔会。与老G退休后的风生水起相比,那些曾有职有权的,退休后倒很快归于沉寂。
现今进入全民写作时代,更多的体制内人士开始从事写作。据南方周末报道:2016年《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自2012年7月微信公号上线以来,汇聚的公号数量超过1000万个。在微信公号运营主体中,有接近三分之一是个人,其中有不少来自公务员群体。
有的公务员自媒体还成为知名大号。江苏苏州检察官王栋创办的微信公众号“CU检说法”,2006年2月28日推送了一篇名为《一年办400个案件,却抵挡不住那一颗罪恶的子弹和满屏的幸灾乐祸》的文章,4个小时火爆朋友圈,获得了499148次的阅读量,5109个点赞,以及7583.86元的打赏。王栋将获得的7000多元打赏全部捐给故事当事人家属。
03
为什么这么多体制内人士选择写作?除去忧国忧民、抒发情怀这样高尚的动机之外,仅出于实现个人逆袭的“狭隘”考虑,写作也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逆袭机会了。
首先,写作不会有职业风险。近年来,因为有意无意涉足经营,被追责、丧失升迁机会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打擦边球做微商,也可能会被约谈。可通过写作出售自己的才华,赚点稿费、挣个打赏钱,应该是公务员除了工资以外,挣得最光明正大的钱了。哪怕就是运营自媒体,开通流量主,挣个广告费,好象也不会有人查到你头上。
再是,写作没有机会成本。写作不用跳槽啊!再怎么说,体制内也是费尽千辛万苦才进来的吧?走出去容易,能不能混得好,难说!这个机会成本可是很高的。再想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况且,多数人还是热爱这份工作的,只不过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罢了。除了业余时间,只要不耽误本职工作,上班时间读点书、写点东西,估计也没人和你过不去。
还有,写作不需要大的经济投入。能考入体制内的人,至少也是本科学历吧?申论写作都还不差吧?再说,报个写作训练营也花不了几个钱。单位和家里应该都有电脑吧?用手机写作也很方便啊!最大的支出,也就是买书了,照一年一百本计算,几千块钱足够了。
最后,写作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绝对不会赔本。就算没有经济效益,可你学到的知识呢?练就的文笔呢?没准就能成就了你职场的成长。再说了,即使实现不了职场和财富上的逆袭,也可以像我的同事老G一样,在人生的新战场上再次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也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