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振明体育教学论》关于“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有感

书中强调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以往,我在教学中虽也关注学生,但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上,有时会不自觉地从方便教学的角度出发,而非完全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比如在教授广播体操时,采用单一的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方式,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现在想来,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兴趣点和学习能力都不同,统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发展。

书中还提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实践中,我尝试引入游戏化教学,如在短跑教学中加入“接力比赛”游戏,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因为游戏满足了学生的竞争心理和娱乐需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短跑技巧,这正是将学生视为主体,从他们兴趣出发的有效实践。此外,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也至关重要。在体育选修课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篮球、足球或跳绳等项目,他们练习更主动,更投入,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要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观察到学生互相帮助、交流讨论,共同解决体育学习中的问题。这时,我只需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鼓励,学生就能在自主探索中不断进步。这让我明白,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空间,他们会带给我们惊喜。

通过阅读和实践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学生作为体育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继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都能找到乐趣、收获成长,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