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到19日,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沈阳音乐学院承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0届年会】于沈阳音乐学院开展。
【备战】
抱着“试试”的心态,2017年1月份投稿截止日期之前,我将摘要发送到了此次会议的公邮。4月17日,我的邮箱意外地收到了此次年会的邀请函,惊讶掺杂着惊喜之后的我,一丝焦虑随之而来。冷静之后细细审视当初的摘要,隐隐发觉自己竟然给自己挖了个“大坑”——“重点”太多,需要查阅的文献太多、需要梳理的内容太多、需要“顺势而出”的体悟太多,需要反思的也太多......一切“太多”,令我忽而间“来不及防备”。但是,我知道,这次年会所要发言的“大”论文,对我而言,确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我必须接受挑战。
然而,6月份即将开音乐会的我,心绪不宁,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准备这“长篇大论”,只能每天早上醒来查找文献,并将其进行分类,通过有选择地泛读与精读进行归纳与分类,并以表格形式呈现。这个过程中,内容上“拿来主义”,方法上“自食其力”,看似简单,实则“麻烦”。对于每篇文献,边读边标记边做笔记,不舍得落下每一个点,力图把表格汇总得尽善尽美。这其中,脑子没少用,精力没少费,结果还算满意。
以6月21日我的中期音乐会为分界点,21号之后,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此篇论文的思考与写作中——不断地回忆与梳理自己学习唢呐的历程与所发现的演奏规律,不断地思考如何用文字将多年学艺体悟清晰简练地描述出来,不断地写写画画,修修改改,“走走停停”......在此过程中,老师催促过,自己也着急过,但为了逼自己一把,在年会前一周,总算定下初稿,之后通过老师的的修改与建议,自己对它又“修正花边”。终于完成。
做PPT——论文搞定后,1小时就把PPT的初版做完,虽之后总是在不停地微调,但不脱离基本内容与版面,只求细节更为精致罢了。之后反复“自言自语”,不断掐算时间,组织思路和语言,模拟年会发言场景,不自量力地认为次次都有细微长进,感到完全可以“登上台面”一般。
整篇论文13105字,老师特意强调不超过30页的PPT,终究让我整成了37页。幸而没有超时。
【正式发言】
我的发言时间为7月18日下午两点,地点在第五会场,PPT细微改过多遍的我,“预演”多次的我,并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将唢呐的哨片提前弄好,准备就绪。由于一些原因,会议延后10几分钟,第一个发言的我确并没有感到慌张和焦躁,而是耐心地等。会议开始,我首先向主持人关意宁老师以及在场学者进行了自我介绍,其后则步入论文正题。在此中,我用唢呐现场演奏了所例乐曲的片段,并进行阐释。按部就班地讲完后,主持人关老师说,我的时间把控很好,并为大家节省了时间,这确是离不开前期的反复练习——语速的调整,PPT的删减。总之,顺利完成。
【7个题目】
此次年会共有6个子议题,分别为:.“一带一路”与传统音乐研究、“非遗”保护与传统音乐教育、传统音乐的当代应用研究、东北传统音乐研究暨区域音乐研究、传统音乐影像志及数字化实践与研究、新研究。
6个议题,共分为6个会场。我随时拿着会议手册、抱着电脑,穿梭于几个会场,聆听适合自己的题目,以做到有目的性而非盲目聆听。
我把自己所筛选出的发言分为两类:1、与唢呐具有直接相关性;2、与唢呐具有间接关联性;3、侧重学习方法论类。对应题目如下:
通过认真聆听与整理笔记,我对此7个发言题目进行综述并给予个人体悟。
1、熊杰《沮水吹打考源》
关注点:主奏乐器为呜音喇叭,喇叭碗铜制,较厚。
个人体悟:呜音喇叭是汉水流域一带的特征性唢呐,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唢呐专业的研究生,有必要对此进行实地才采风,聆听、感受并学习呜音喇叭的基本音阶以及代表曲目,并对呜音喇叭的形制与音色的关系进行探究。
2、赵书峰《文化涵化与音乐变迁——基于老挝尤勉瑶族婚俗音乐文化的田野工作反思》
关注点:瑶族婚俗仪式中也用到了唢呐——瑶族唢呐。
个人体悟:赵老师讲到,传统的瑶族婚俗仪式状态趋于类似老龙族节日乐舞的狂欢。我认为,无论如何“现代性”,瑶族婚俗仪式的乐器组合形式至今仍会传统性,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地域的婚俗丧葬仪式,唢呐仍为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其仪式性与重要性无可比拟。
3、刘勇《川南苗族大唢呐研究》
个人体悟:我曾和刘勇老师亲自抵达苗族大唢呐的场地,并亲耳聆听了其音乐的仪式性,并试图熟悉其乐器形制,并学习其指法。是很遗憾,因个中原因,没有来得及去现场聆听。之后询问刘老师其PPT,老师说纯文字部分只有标题,其余均为图片。由于当时我亦在现场,因此呈上我所拍摄的图片,如下:
4、鲁勇《从脚色到角色:豫剧现代戏唱腔音乐的探索之路》
关注点:欲通过此发言进一步认知豫剧的风格性与其中的要素,并更为地道地运用到唢呐吹奏的豫剧中。
个人体悟:在用唢呐吹奏豫剧时,不仅要运用相关唢呐技法,如“中立音”等,还要意识到“角色”的重要性,并用唢呐替代演唱中的腔词关系。
5、赵塔里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实录举要》
关注点:民族志写作(方法论)
简要笔记:跨界民族音乐的研究对象——同源、跨界音乐观象和造就并持有这种音乐文化的特殊群体;研究对象的属性——指示着与其契合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同源跨界”是贯穿于田野工作、民族音乐志、比较研究和文化阐释的关键词。
个人体悟:“同源跨界”是民族志方法论的关键点。在民族志写作时,我们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套系统的写作规则,究其普遍性与规律性。
6、李玫《中古伎乐的后事并蒂莲——西安鼓乐与南音谱字系统比较及宫调关系》
简要笔记:
个人体悟:由此发言我再次认知到了“同源”的重要意义,以及研究谱字系统时,对其历史追溯的必要性。
7、孟凡玉《敦煌曲子、变文与贵池傩戏中的<孟姜女>》
这篇发言通过分析与比较三种音乐体裁中的“孟姜女”,对“孟姜女现象”进行进一步梳理与解读。由此我想象,有没有除“孟姜女”以外的“现象级”民间艺术?才疏学浅的我目前只能做到“提出问题”,而“解决问题”指日可待。
综上7篇,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关注“同源”
2、追溯历史
3、比较分析
【两场演出】
2018年6月17日,“白山黑水东北风(一)——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开幕式综合音乐会
2018年6月18日,“白山黑水东北风(二)——东北地区非遗音乐会专场”
两场演出的观众均爆满。我也全程观看了两场演出。坦言,并不是每一个节目都令我欣喜若狂,而总会有几个脱颖而出的节目,确是精彩。
第一场为综合音乐会,节目多,这其中定会有比较。3个二人转小帽和黑山二人转令我印象深刻,而其中最为“烙印”我的并非唱腔,而是现场伴奏中唢呐的演奏——音色亮堂,处理爽快,接口恰到好处,可谓游刃有余,只一支“小喇叭”就使我聚精会神。虽然唢呐坐在台口右侧较偏处,易被人忽略,但其音响一出,我的听觉系统中就只有它存在了,用家乡话说,吹得真“煞利”(爽快)——那花舌、那甩音、那滑音——到位!但是,黑山二人转的伴奏配置中,若去掉电子琴也许更好,毕竟二人转这种形式,根植于乡土,电子琴加入听起来看起来均有些格格不入之感,个人拙见。
花派评剧《戴诺》选段“山风吹来”,令我留下记忆。自小就听过无数次花派评剧的我,对此当然怀着激动之心来聆听,然而,在我看来,有震撼,也有些许小缺憾。首先,我认为表演形式需要根据表演场合而定,midi 伴奏些许欠考虑,即便用一个板胡和一个司鼓这简易版现场伴奏,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在韵味上,确是有花派的细腻与圆润,但我发现大多数尾音的颤音听起来有些像“歌曲”,而非“戏曲”;在音色上,演员的嗓音条件确是很棒,但不知是音响问题还是话筒拿得太近,亦或是其他因素,在台下听起来有些“炸”,如果能够再“收”一些会更好。因此,这个节目没有我预想的出人意料,但许久未听的“花派”韵味一出,确是令我激动不已。
第二场为“东北地区非遗音乐会专场”,音乐会分为三个板块——凌源皮影戏、岫岩皮影戏和复州鼓乐。好不夸张地说,个个精彩!不同地域的皮影戏却存在着共性——有趣!无论是皮影艺人、剧情发展,还是伴奏乐队,在我看来均无可挑剔!对于完全不懂行的我来说,它能让我全神贯注地看进去,足矣说明其水准和魅力!
我最为关注的还是复州鼓乐的板块。在演出结束后一天我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为此写文。文章链接如下:(其中还包括去年我所写的一篇和黄虎老师极具现场感的一篇):
再来【复州鼓乐】!—梁梦婷
音乐,音乐,音乐——复州鼓乐录音、演出纪事 - 简书 —黄虎
【年会收获与反思】
1、对于我来说,表演与学术密不可分,演奏与写作均为重中之重。
2、非遗的传承之路愈加光明,无论是专业水准还是观众涉及面之广,都预示着发展。
3、对于年会的发言,不仅需要了解其内容本身,拓宽视野,更要关注其研究方法——方法是具有一定的标准性与规律性的,认知并筛选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