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杨贤江。
2、法国启蒙家,卢梭,发表系统阐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爱弥儿》。
人,生而自由,而又无不在枷锁中。
人性善良,发展儿童的天性,因材施教;
3、行动研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建构的研究。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桌游成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低到高,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
稳定性:个性的稳定,因材施教;
5、义务教育:强制性,免费性,普及型
6、洛扎诺夫:暗示教学:强化联想,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受更多信息的教学方式。
7、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基础性,本质的知识,举一反三;
8、布鲁纳:认知-发现说;结构主义理论;
认识学习观;主动发现学习,潜能,认知结构;
学习什么?结构教学观:把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知识,改变;
为什么学?认知结构,主观的;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怎么学?学习,转化,评价;
内在的动机:自我内驱力,好奇的内驱力,胜任的内驱力,互惠的内驱力;
动作、图形,符号;
9、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级,由老师教学;
10、情感陶冶法: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11、替代强化:李红看到王强帮助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也愿意帮助同学,这种现象体现了;
12、正强化:做好作业,打一会王者荣耀;奖励;
13、负强化:做好作业,不用洗碗了;删除一个讨厌的、不喜欢的;
14、迁移:
正迁移:促进作用,2、3岁骑小自行车,7、8岁后,自动会掌握大自行车的技术;
负迁移:干扰;打羽毛球,手腕要压,而网球,手腕要抬;
顺向迁移:前对后;如果有促进作用,顺向正迁移;学写毛笔字,会对钢笔字有帮助;
逆向迁移:后对前;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强调方向,不强调作用;高中学的知识,深化了对初中知识的理解,属于逆向正迁移;
15、注意力的品质:
分配:同时做好几件事,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
稳定:持续的时间;
范围:瞬间的数目,一目十行;
转移:甲-乙;
16、动机强度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17、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阶段:0-2岁;婴儿,手,嘴来探索外部世界;
(2)前运算阶段:2-7岁;感官经验的积累,玩中学,玩中体验,玩中思考;泛灵论;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不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自我中心;可逆;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逻辑,命题;
18、启发性教学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19、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理论支撑;
维果斯基的理论,最近发展区;
现有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低于,吃不饱;高于,消化不了;
备课,备学生,备学情;
循序渐进的原则;
科学、民主,生动活泼地教学形式,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20、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6;
认知,情感,动作;
认知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知识:识记或者记忆;比如回忆,默写、匹配、叙述;
领会(理解):请你解释一下,转换(用自己的话);说明或概括;推断事物发展的趋势,辨别;
应用:运用到新情景中,较高水平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
分析:整体与部分,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素分析;语法结构分析;因果关系分析;事实与观点的分析;分析结构;
综合:部分综合成整体,组合成新的整体;强调创造性;知识的整体运用,创造一首古诗;设计一个科学实验;
评价:价值判断;评定,评价,判断;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