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开始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作者在自序中这样写到“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玩物。 ·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快乐的童年,那么他就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与学校的“批量培养”相比,家庭应该是培养“个性”孩子的地方。 ·我们常常以“望子成龙”的名义,剥夺了孩子最低限度的快乐。 ·家庭教育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成朋友。”
凡事欲速则不达,培养孩子更是如此。揠苗助长式拔高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孩子的成绩或其他能力,但以剥夺孩子快乐为代价的提高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一个没有快乐的孩子,学习的自驱力就会缺失。我们也都曾是孩子,应该有过向往自由却被限制的经历。
让孩子快乐,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发现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孩子们都是爱学习的,只是不愿意被迫的学习。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做作业做的很认真,家一句“一定要努力”、“好好学习将来……”之类的话都会让孩子炸毛。时间久了,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我们要怎么这么上来。这时候,学习的专注力就会下降。
爱孩子不是溺爱,管孩子不是控制。家长们加油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