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重要作用
1.我们发现那些自尊最强的人,在作出愚蠢的或者残忍的举动时,所体验到的失调最多。
2.那些自尊心低的人并不会感到去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有多困难,因为做不道德的事情与他们的自我概念之间没有什么不协调。相反,那些自尊心强的人更可能拒绝做不道德的事情的诱惑,因为行为不道德,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失调。
3.家长和教师应当特别警惕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们的孩子和学生的自尊造成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假如较高的自尊可以作为防止不诚实行为的缓冲器,那么尽可能采取措施,帮助个体学会尊重和喜欢自己,便似乎是明智的。
4.假如一个人的自尊没有现实依据,或者仅仅是一种自我陶醉,他便会产生相当多的消极影响。当那些人的自傲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会愤怒,而且会表现出比常人更多的攻击性。
5.这种自我陶醉式的高自尊心根本不是真实的高自尊,它是建立在不安全感之上的脆弱的自我吹捧。那些真正持有高自尊的人,更愿意尽力保护那些遭到欺负的受害者。
不安和自我知觉
1.如果在某种情境下态度发生改变,仅仅是一种冷静的自我知觉,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有关不安、自我概念、自我辩护等方面的理论了。
2.自我知觉只是在人们一开始就没有清晰明确看法的情境中,才会起作用。相反,当人们已经有了清晰的看法时,就会引起不安,并且会威胁到人们的自我概念。
失调对生理和动机的影响
失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态度,而且可以改变人们的基本生理欲求的体验方式。在特定条件下,减少失调,可以让那些饥饿的人感到不太饿,让那些口渴的人感到不太渴,让那些受到了高强度电击的人感到不太痛苦。
失调理论的实际应用
1.理解对灾难的反应
2.通过减少失调来减肥
3.失调与艾滋病预防。由于人们借助否认机制来使自己避免感受到失调,我们试图通过,让他们直接面对自己的虚伪,来戳穿这种否认。
4.失调与水资源保护
5.对宗教领袖权威的解释
人不能只靠和谐生活。
人们应该如何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和成长,下列形式的反应可以增加这种可能性。
1.加深对自我防卫倾向和减小失调倾向的理解。
2.意识到做出愚蠢的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并不一定意味着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傻瓜,或者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3.发展足够的自我力量来容忍自己的失误。
4.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认识到承认事物对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的益处,同时增强自己形成与他人之间密切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