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A行动清单
列一份清单,工作效率可以提升25%。
——博恩·崔西
20世纪初,当时资产超过亿万美金的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接受了企业管理顾问艾维·李的建议:如果艾维·李能够用三个月的时间提高公司内其他高层主管的效率,查理斯将支付一笔费用给艾维·李,费用多少由查理斯决定。
三个月后,艾维·李在家中查看信件时,收到了查理斯寄来的一百万美元的支票。
一百万美元支票的故事讲完了,那么问题来了——艾维·李用了什么方法才让伯利恒钢铁公司高层主管的效率大幅提升呢?方法其实很简单,他只要求主管们做一件事情。
“我要你们向我保证,在未来的90天内,每天离开办公室前,列出第二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六件事情,并按照优先次序排列。第二天上班就开始执行,第二天下班前没有完成的事情,继续写在之后的清单上。”
什么,只是列清单?是的,就这么简单。而且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也就是FAST中的“A”:列出每日的行动清单。通常一天可以列出1~3只青蛙,针对要事努力推进,一天可以列出5~7只蝌蚪,在吃掉每天最重要的青蛙之后也可以兼顾小蝌蚪。青蛙加上蝌蚪,这样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每日行动清单,接着就开始努力地吃青蛙和蝌蚪。
和艾维·李一样,我也会要求跟我学习时间管理的学员坚持打卡一百天,打卡内容就是每日行动清单。在这样的练习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例如任务常常一列就一大堆,一看就处理不完怎么办?为了让行动清单更有效并可以完成,我总结了帮助清单完成的三个咒语。
列出能做完的清单的咒语
苗爸一家和我们家相识多年,苗爸是室内设计师,有一次邀请我去他公司做培训。过了几个月,再次碰面时,他迫不及待地与我分享培训后的收获。
“永锡,听了你的课程后,回去检视我的工作习惯,发现一个大问题。以前我每天都会列出一个二十几件事的清单,但每天只能完成五六件。”苗爸带点儿无奈地说。
“后来,你做了什么改变呢?”我好奇地问。
“我改成每天只列出六件要做的事情,这样做之后还不小心多做了几件事情呢。”苗爸露出得意的笑容。
苗爸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例子是一样的,每天先列出要做的行动清单,接着努力去执行,但重点是“列出够少的事情”,这样反而效率大增。
咒语一:列出够少的事情,行动清单就能完成。
在每日清单上列出1~3只青蛙,5~7只蝌蚪。
对于时间管理的初学者,每天只需要列出脑袋里想的今天要吃的青蛙和蝌蚪就可以了;对于进阶的时间管理者,他会在每天清空收件夹后,再规划每天要吃的青蛙和蝌蚪。所谓收件夹,就是昨天积累的电子邮件、笔记、电子文档、工作日志,检视并加入下一步行动中,这部分在后面的章节会重点展开。但无论如何,有一个法则很重要,这个法则就是“列出够少的事情”,这样你就必须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才是我能做到的事情?
一个人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纵然我们想要完成100件事情,却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我主张在清单上列出1~3只青蛙,5~7只蝌蚪。真正思考过自己24小时内能完成哪些事情的人,才能对自己与他人做出言必行、行必果的承诺。
让清单更容易执行的咒语
列出来的事情,如何才能更容易地执行呢?在这里我们需要对行动清单做一些小小的加工。
从2002年到现在,我和数万人讨论过时间管理的问题,在互动中我意识到“加工”的重要性。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总结出了“将杂事加工成行动”的语法,用英语语法造句的概念来加工杂事。
举例来说,某天上班路上,我刚把车子停在公司停车场就发现轮胎没气了,于是我就在笔记本上写下“轮胎”两个字。这就像一个英文单词,接着,我们就用上面所提到的语法将杂事加工成行动。
第一个问题:这件杂事是什么?
早上开车我听到“砰”的一声,到停车场后发现轮胎瘪了,恐怕是爆胎了,需要更换轮胎。
第二个问题:你希望达成什么结果,为了这个结果你需要采取什么行动?
天啊,我后天还要开车出远门,希望后天可以平平安安出门,所以车需要去4S店维修。
第三个问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所以我的下一步行动是打电话给Kris,问4S店的电话号码(他刚换了一组新轮胎)。
通过这三个问题,我把一件杂事“轮胎”加工成了预期结果“后天平平安安地开车出门”和下一步行动“打电话给Kris,问4S店的电话号码”。
所以我的每日清单上应该写下的行动是“打电话给Kris问4S店的电话号码”。常常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这是我们要养成的一个时间管理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每日的行动清单。
咒语二: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为了让清单中的行动更容易完成,必须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不想行动时的咒语
一般而言,一个作息正常的人,每天刚起床时是精力最好的时候,此时应该先吃青蛙。我们应该用最有精力的状态,面对最困难的事情,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但是如果此刻你情绪低落、缺乏干劲,什么都不想做,或许就应该先吃蝌蚪。
蝌蚪大多是十分钟内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先用一个番茄钟的时间(25分钟)专注吃掉一堆蝌蚪,之后若精力恢复了,再开始吃青蛙。利用番茄钟吃蝌蚪可以帮助你回归心流状态,作为对吃青蛙的热身。
咒语三:不想行动时,先来只蝌蚪尝尝。
时间管理,就是精力管理,在精力不好的状态下,还能够继续推动某些项目,这会让我们更加高效。
让每日行动清单运转起来
学会列出行动清单,犹如拥有了一台石磨。从此你不用发愁再吃整颗的小麦,终于迎来了可以通过一道道程序加工,慢慢品尝馒头、面包的新时代。不过,要想让石磨日复一日地运转,还需要配套的“风车”推动。
下面请你思考,如何推动每日行动清单的运转?
从收件夹中找出每日的青蛙,更好地推动行动清单
当一天的工作开始时,一个优秀的时间管理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空收件夹。我的收件夹包括笔记、电子邮件、电子文档、日记,这些都是所谓的“杂事”。这些杂事正张开双臂,等待我用前面学到的“将事加工成行动”的语法,分批予以处理加工。
笔记
我会回顾昨天在笔记上记录下来的事情。把需要执行的部分移到行动清单中,剩下的保存在笔记资料库中。上班族会有会议记录、谈话记录(和主管、下属、客户等),学生有课堂笔记,都应该浏览一遍,并从中找出需要有下一步行动的任务,放入自己的行动清单。
电子邮件
一封信一封信地依次检视,每看完一封信,你可以选择存档、立刻回信、授权他人处理,或者转寄到行动清单作为下一步行动。持续这个动作直到所有的邮件都处理完。
电子文件
我们经常在微信中收藏很多文章、图片、句子,在电脑上使用浏览器时也会使用收藏夹。但是被收藏的内容往往像偶然招进宫的妃嫔,以后不会再被你多看一眼。
我每天清空收件夹时,会把前一天收藏的网页资料快速浏览一下,加上标签并储存到个人的资料库中,比如印象笔记或OneNote。在公司工作时,则有许多Word文档或PDF,应该阅读并修改之后,寄给负责人或上传到公司的资料库。除此之外,我也会写文章、制作讲义、做幻灯片、写各种文案等,这些都是数码文件资料,应该好好整理、收集。
个人日记或工作日志
我写晨间日记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将近十年,每天记录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或心情,对于了解自己有莫大帮助。在公司中则应该检视工作日志,看看昨天哪些事情已经完成,哪些留到今天需要继续努力。而这些日志也是一种收件夹,我们应该从这些收件夹出发,去找出自己的行动清单。
维护好一个行动清单的方法,就是每天清空收件夹。这个过程就像风车在运作,不仅推动了石磨的运转,同时产出了脱壳的谷物。将杂事加工成行动,并从收件夹中找出今天的青蛙,这样才能将工作及生活继续向前推进。
整理清单的工具
清空收件夹后,接着看当天该做的事情、自己负责的专案的下一步行动,并看看日程表。
浏览过后,就从今天的收件夹中抓出青蛙及蝌蚪。之后便列出一个每日行动清单,有些人是用笔,写在笔记本或者我发明的八页小书上(见P87);有些人喜欢用电脑或手机APP,维护一个电子版的每日行动清单,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清单上留有“空当儿”,这样才能够面对突发状况。如果你把自己的时间都排满,那么每天遇到意外时要怎么缓冲?那样你的清单就会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因此,与其看着很多事情发呆,不如“列出够少的事情”,并全部完成。
选择每日行动清单工具的原则
便于检视:青蛙、蝌蚪,一目了然。
便于使用:很多APP能把青蛙设为周期性,方便拖动条目顺序等。
便于分享:未来的时代,要让团队的其他人看到自己做的事情。
随身移动:可以带在身边,随时拿出来看。
推荐四个数字化清单应用
除了把清单写在笔记本上,现代人应该懂得善用“数字化清单”工具,这里我先做一个简单推荐。
OmniFocus是老牌又专业的清单工具,效率非常高,美中不足的是只能在Mac和iOS系统下使用,没有PC版。
Wunderlist,又称奇妙清单,有很漂亮的界面与亲切的使用流程,目前属于微软旗下的服务。
滴答清单,基础功能免费,比较符合大陆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语音输入,还可以把微信的内容直接复制到清单里。
共享清单,减少干扰
维护一份高效率行动清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带来的好处绝对让你感到物超所值,这些好处中最显著的就是减少干扰,获得专注。专注工作最大的敌人就是“干扰”,如果我们检查一下工作中受到的干扰,通常会来自以下几个地方:
老板
老板一讲话,本来专注的工作状态立刻被打破了,员工必须完成老板交代的事情后,才敢回来做自己的事情,又需要再一次进入专注的暖身时间。
下属
如果身为主管,下属也会常常来干扰你,而且往往都是紧急状况,因为他无法处理才来找你。
客户
客户的消息通常必须马上回复,却大多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同事
同事问东问西,索取信息,耗费了彼此的时间。
自己
有时候明明很想专注,却肚子饿、感到身体不舒服,这是来源于自身的干扰。
要如何抵御这些干扰呢?有些团队会利用“每日立会”的方式,每天早晨花10分钟让每个员工决定今天的青蛙及蝌蚪,接着就开10分钟的站立会议,各自讲今天需要吃掉的青蛙,讨论需要他人协助的地方,之后就设定番茄钟开始专注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工作中老板不会再打扰员工,同事之间也能知道彼此在忙什么,使干扰降到最低。对于来自客户的干扰,如果同事可以形成一个小团队,某些人专门负责接客户电话,让今天有“大青蛙”需要吃掉的同事得以专注工作,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放暑假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待在家里,我就让他们每天列出行动清单,写下一天要做的事情,例如游泳、跳绳、写作业、阅读,这样其余时间他们就可以去玩游戏。我也可以专心工作,只要设几个闹钟,提醒他们看书、带他们去游泳即可。我的行动清单可以顺利推动,孩子也做了该做的事情。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人们互相知道彼此的“青蛙”,就可以相互保护,获得不受干扰(或减少干扰)的工作空间,让彼此的事情更加顺利地向前推进。
过去,你可能以为专注是“一个人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仅仅列出清单是不够的,如果家人常常干扰你,同事在上班时间一直丢给你额外的任务,即使自己的清单列得再好,也无法发挥效用。专注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事,知道彼此的青蛙,才能互相支援。当你想通这一点,就会知道维护行动清单的重要性——这是从个人清单维护到团队清单维护的过程。
本章练习
1.像平常一样列出你今天要做的任务清单。
2.用“将杂事加工成行动”的语法进行加工。
3.写出下一步的行动清单。
4.找出行动清单里的1~3只青蛙,其他都是蝌蚪。
5.先专注吃掉青蛙。
你可以在每天早晨完成这个练习,如果能够坚持100天,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Just do it
龚攀-北京
一个互联网运营工作者,书呆子,研究游戏化/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
用滴答清单之后,最喜欢的是它的重复定时提醒功能。比如每月3号的信用卡还款日,或者每周给花浇水一次,都可以记录下来,不用惦记。
最需要定时提醒的,其实是习惯培养。在思考过习惯培养之后,我明白了几件事:习惯是一个金字塔,由一个个小习惯积累而成。比如先养成早起习惯,再早起运动,再早起写晨间日记,再早起做清单,按照清单工作,等等。而人与人的差距,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一个小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日积月累产生的。
习惯是一个频率问题,贵在重复:很久以前我早起的频率是每周1~2天,如今我早起的频率是每周5天。以前我记录清单的频率是每周1~2次,如今我基本能做到每天都用清单。那么如何提高这个频率?《习惯的力量》将它分为三步:固定暗示、固定行为、固定奖励。
意识到习惯才是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根源,意识到习惯贵在固定地重复,我就给自己列了一个清单:
【习惯在于重复】利用它的重复定时提醒功能,使我不会忘掉该做的事情
【早起】每天起床,顺便晒太阳
【运动】做7分钟的运动
【写字】每晚8点在公司写20分钟文字
【学习】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学习
【看书】每天至少看30页书
【早睡】每天11点洗漱,12点前睡觉
【少吃】每天3顿饭都只吃八分饱
【得到】每天1篇万维钢专栏
【聊天】每周约1人
其中,早起、运动、晒太阳,都可以刺激血清素的分泌,提高人的快乐程度。吃八分饱,一可以保持体重,二不会因为吃得太饱而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人的思维和效率降低。交流、学习和写作是我追求智慧和个人发展的方式。
希望你也能使用清单这种方式,培养更多的好习惯,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