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一)
文:recycler
4/90,9663字
学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学能事实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恨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德的君子吗?”
他说:
现代人不论学生或社会大众,有许多人往往对于学习感到枯燥,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目的,如考试或升等,总不会主动去学习,更别说能乐在其中了。但孔子却说不断地学,时时温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样是学习,为什么存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原来孔子所从事的学习,不像我们今曰所偏重的学习知识而已,更不是因为某种功利目标而勉强为之。而是学习如何成人养德,将所学习到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借以培养德行,扩展智慧,使生命获得安顿。这是学习如何使自己成为理想的人(成人),这种学习不能一日或忘,使人不断成长,自然散发喜乐和成就感,所以孔子说:“不亦说乎?”酒肉朋友自远方来,聚在一块饮酒作乐,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常常有许多人把孔子这句话用来印证这种聚会情形。事实上,这种说法完全误解孔子原意。孔子所说的“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朋友,是“以友辅仁”的朋友。益友自远方来,聚在一起,乃相互切磋学问,彼此砥砺德行,以求道德精进。享受因朋友相互激励而使生命成长的快乐,这才是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原意。既然“学而时习之”和“有朋自远方来”都是为了培养、砥砺自己的学问、德行,使生活有意义,生命境界提升,这既不为名声,也不为功利,那么,即使人们不知道我的德行学问成就,又何必生气呢?能做到如此,已不失为有德的君子了
我思:
朋来则乐,我可以理解;别人不知道我,我不怨恨,我也能理解,这想传达一种做自己的看淡名利的境界;反倒是第一条时习,我有点摸不清。学习不是很枯燥的事吗?再反复拿来复习,岂不是更枯燥。为什么要高兴?我想是因为这句话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只有快乐的学习才能融进知识当中,才能体会学习的魅力。正如钱穆老师说的,这三句话是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是种人生向往,是种追求。孔子直说了三种人生之事,并未提及如何去感受悦、乐。还需我们多体会。
(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钱穆白话试译:
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人道的根本吧?”
他析:
仁道宽广,不易把握。若能从浅近处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收效。有子使人致力实践孝弟之德,即是指点学者,从切近处把我实践仁德的方法;如此,天理本心自然日益洋溢于生命之中。实践孝弟之德,心性必然纯和温厚。日常生活中,事奉父母,或与兄长相处,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合情合理,不致有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违法乱纪,从事非理性的活动了。无论君子涵养德性,或是官员施政临民,都应重视孝弟之德。古圣先贤更是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有人动辄因为细故,冒犯长上;或斗殴、犯法,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世人不能体认、实现孝弟之德,不能涵养仁心天理,或许就是造成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吧。
我思:
“犯上”的“上”指上级,可不可以理解为权力者?作乱是不是指反常之事?今天这句话看来说不通,父母、兄弟、上级、作乱,是互相独立的四件人和事,爱父母的人不能保证不反对权利者,拥护上级的不可能保证一定没有对百姓做出反常之事。现在古代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孔老师认为父母兄弟相处之道是本源,只要对待父母兄弟用了仁道,对其他的任何事都可以仁道。在现代我想是不对的,真正的仁道是对一个陌生人的态度。今天我们看来人性飘忽不定,什么人都可能遇到,不论是绝对还是相对,都很难再总结出对父母兄弟仁道就可以对权利机关仁道的推论。不管推论现在是否适用,但是本章教导的仁道。却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因为仁就是人群相处之大道,有仁人们才能和谐相处。再为孔老师说句好话,父母兄弟是我们出生以来第一个见到的人,对第一个见到的人都不仁道,对其他人能仁道吗?
(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你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我思:
如果是真实的自我表现,那种爱巴结人、爱说奉承话、爱嬉皮笑脸的人确实很令人讨厌。因为他们隐藏着一颗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人多是两面三刀,墙头草。然而,今天看来,善交流,情商高,成了一个成功人士的标配。还有一点,人生如戏,有些人演戏水平太高,生活中真真假假,谁也分不清。不过孔老师说的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第一是装出来的和善我们都不喜欢,第二你得识别出来这是装的。
(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钱穆白话试译:
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没有尽我的心吗?我和朋友相交,有不信实的吗?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他说: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随时不忘检讨自己的营业方式、盈亏情形。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不忘计较蝇头小利、财产有增加多少?在进德修业上,其实也是有盈亏可以算的。品德学问增进了,便是盈,盈了变可以鼓舞自己精益求精,以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品德学问退步了,便是亏,亏了就要警惕自己,切实检讨反省,以避免重蹈覆辙。如能保持这种逐日审查改进的态度,日子久了,自然可以累积相当的成果,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我思:
这里的“传”有两个解释,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全文的意指不变。曾子说的这三件事,我想是做一个君子应该时时告诫自己的,做人做事和学习。首先不单单只对朋友,对任何人都应该诚信为先。量力而行,答应了就尽力做到。知识传于人的不能藏私,不能与自己的观念违背;学习知识的,要时常温习。由此可见,做人做事学习这三事贯穿于我们的生命始终。现在人重名利,交朋友是为了利,不讲究信;做事是为了利,不讲究尽心;学习早已荒废,取而代之的是挣钱。如果按照曾子的这三个标准为人处世,那么就难在这社会上占有立足之地。因为诚信很难,人人感到岌岌可危,撒谎才能生存;因为尽心需要走心,走心更累人;学习是件苦差事,是件长期的风险投资,没有人乐意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法慢下来。但是仍希望我们把这三句话奉为座右铭,坚持总会看到光明。
(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临时改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该节省财用,一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忌他人的生产时间。”
我思:
这是孔子谈管理,千乘兵车的大国有多大?有说大有说小,总之是个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做事要谨慎专一、守信、节省财用、爱人为念、使用民力顾及生产时间。这是孔子对管理者的五点要求,今天看来仍然受用。最后一点,为什么要顾及生产时间?粮食生产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也是百姓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顾及生产时间,就是保证百姓的生存。今天看来这条仍然受用,农民在地里收粮食,你让他去做别的事,你不让农民吃上饭,心里难免怨恨。同理,在别人最底线的时候,不要去触碰这个底线。人的底线是什么?人人不同,有的是不能打扰吃饭,有的是不能打扰休息,等等。人的最底层需求不同,不一定对任何人的每一处细节了解的面面俱到,但是至少了解对方的底线,难免会触碰别人的底线,这时候就需要诚恳的道歉、认错,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他说:
孝悌是个人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也是行仁的开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期勉青年子弟在家要孝顺父母,在社会要尊敬长辈。在孝悌的基本德行之外,做事要谨慎,言语要信实,能广泛地关爱社会大众,并亲近有仁德的君子。这样躬行实践,如果还有多余的心力,再去学习《诗》《书》六艺之文。本章显示孔门之学一贯的主张:以德行的实践为本,知识的求取为末。易言之,年轻人为人处事应入孝出悌,谨言守信,有爱心、近仁贤,行有余力,才去学文,读书才有意义。否则有才无德,反足以济恶。
我思:
孝顺、尊敬、谨慎、诚信、博爱、近仁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为什么学习要在这些之后。是害怕没有德行,学了知识就忘记这几点?有时候德行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白意义的,需要再学习中了解其本质,才能更好的领会贯通。一个小朋友,强制灌输他这些思想,他也能照样学做,但是实际的含义不慎了解。古人认为此事再加以学习,就能领会。今天强制灌输的思想很难被接受。你让他孝顺,他才不孝。难倒就不让他学习了吗?兴许在学习中能领会德行的意义。对于孔老师这句话,我还是建议德行学习并进。
(七)
子于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钱穆白话试译:
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只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奉事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总是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比说他已有学问了。”
他说:
这段话反映孔门施教中关于人格理想的一个重点是:克制自己本能的欲望,而能尽孝、尽忠、尽信,姿势多少并不重要。当然孔门之学,并非轻视知识,二是德行为本,知识为末,以本贯末,以道德统知识,融学问于生命中,此以为学的本质并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知识,这是需加以分辨清楚的。能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竭其力、事君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必是能时常反省、不断克己复礼的人。孔门之学,既以成就德行为目的,所以能真正做到以上各点,其人虽未曾学,但其实其学已成矣。
我思:
与上一章一个含义,甚至过之。上文说先重德再学习,此章干脆重德不用学习。在古人眼里,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德,有了德学不学都无所谓。今天看来,学不单单是为了学德,思想和技能都是从学习中获得的。听过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大臣跟慈禧说了这句话,就认为不用学习,有德就可以无敌,结果洋鬼子来了。这个历史真假不知,但是很多人会把这句话当做弃学的理由。如果一个人能力有限,在学习技能和学习道德之间只能学习一个。孔子还是建议学习道德。
(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威严。能向学,可不因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过失,不要怕改。”
他说:
我们的朋友,不外三等人:一种是胜过自己的,一种是和自己相若的,一种是不如自己的。如果照这句话字面的意义来说:张三胜过了你,你想和他做朋友,而在张三说来,你不如他,他岂不是不愿和你做朋友?所以这句话要好好体验。
我思:
这里有两个疑问:不如己是指哪一方面不如还是所有方面都不如?交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孔老师教育我们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要与比我们强的人交朋友。比我们强的人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在他们强者眼里就是弱者。按照孔老师的理论,成了人以群分了。 好的一群,坏的一群,不好不坏的一群,如何才可向强者学习进步,如何才能带动弱者?在这里钱穆老师的注解,引用了一个主动性的问题,如果我主动的向强者学习,强者自然会被我的好学心所感动接纳我。如果我主动与弱者交朋友,则不可取。弱者只有主动向我交友,这才可取。我是想不明白,强弱的定义是什么?每个人即使再不堪,也有起自身的优点高于任何人。孔老师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能因为弱者某一方便不如我,我就否定了弱者的全部。如果这里的学只是指单一的道德或是知识,我是认可的。如果学的内容保罗万象,我觉得还是不要否定弱者为好。孔老师在这里说的朋友,是指什么层次的朋友,点头之交,同窗之交。我们是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只是同窗之交,好像没有什么不对,与学习好坏无关。在这里是我想的太复杂,孔老师也许就是指那种完美朋友。生活并不完美,残缺也要试着接受
(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钱穆白话试译:
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于笃厚。”
他说:
为人子孙者,慎终追远,是情理之当然,也是合于礼法的。为政者丧尽其哀,祭尽其诚,自然也是发乎至情,合乎礼法。世俗之人在亲人去世时,往往哀痛莫名,因此举行丧葬仪节,或许会忽略了恭敬之心;一年四时,祭祀远祖,或许又显得恭敬之情有余,而思慕之情渐疏的情怀,念兹在兹,从不忽略遗忘,而体现纯诚的孝思,其为仁厚主人,自然可知。为政者笃行孝亲仁厚之德,以身作则,臣民自然起而认同,蔚成仁孝之风了。
我思:
人们对死者的感情才是真亲流露,因为对死者无利益可得。对生者也无报酬回馈。对死者的祭奠能看出活人的感恩之心。但是很多祭祀流于形式,千篇一律,已经看不出哪些是真心哪些是假意。祭祀更多的趋向于面子。为了这个面子,才去演这出戏。如果是真心的,我可以笃定这个的道德差不到哪里。
(一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钱穆白话试译:
子禽问子贡道:“我们夫子每到一国,必预闻其国之政事,这是有心求到的呢?还是人家自愿给他的呢?”子贡说:“我们夫子是把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五者之心得来的。我们夫子之求,总该是异乎别人家的求法吧!”
他说:
孔子不但集周代文化的大成,而且怀着相当圆融的智慧。他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具有温、良、恭、俭、让的涵养和气象。他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知闻这个邦国的政治,由于他有温和、善良、恭敬、俭约、谦逊的风范,使得每一位国君都推崇他的涵养和智慧,都会主动和他接触,向他请教施政的道理,请他提供治国的方略。
我思:
温良恭俭让五德,孔子怎么使用的?当有了这五德自会有人告诉,还是有了这五德打听消息就可以简便行事。得不到答案!钱穆老师说是外人看到孔子这五种表现,就知道他内在是有道德人,都愿意请教孔子政事。温良恭俭让是一个有道德人的外在表现,通过这几点可以要求自己,也可以识人。现在真的能具备这五项的人能有多少?少一项的人也不少,只有一项的大有人在,难倒说只有一项的人就不道德了吗?道德的表现可不可以多于五个,我一时也想不到其他的字来表现道德,我想这五个项已能涵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五项都是相通的,一点一点来,总会变好。
(一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现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在三日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学了。”
我思:
有两个问题,儿子没有独立的行动权,这就造成什么事都要听从父亲安排。父传子,子传孙 ,循环下去,这就形成一个家族的传统。感觉不到这样循环是好是坏,只感觉人太实在,没有自由行为意识。也就没有什么改革进步。二个问题,父死,不改所为。这种行为好的自然可以传承,坏的也不必传承。我想的问题是这种行为是不是还适应现在的时代,其实这就是行为好坏的问题,在之前的时代是好 ,在如今的时代也许是坏。我还要不要继承?这就是时代和传承的冲突!道德品质是一方面,技能手艺是一方面,品格和良知是应该传承的,不论之前有没有,我们都应该去追寻。一些时代特点的品质,例如保守,在过去很多年,一直保护人的生存,类似保守这类品质,跟不上时代,但在今天还需不需要,还请自行斟酌。至于技能和手艺,虽然赶不上时代的节奏,我个人还是建议传承下去,毕竟是种文化的延伸。
(一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和节之,亦不可行也。”
钱穆白话试译:
有子说:“礼之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之道,其美处正在此,小事大事都得由此行。但也有行不通处。只知道要和,一意要和,不把礼来做节限,也就行不通了。”
我思:
在法律和道德下,我也是认可“和”。我对“和”的理解,分个人和群体。个人的和谐,不懒惰,不激进,保持一种不疾不徐生活节奏。对于群体,群体亢奋时,自己要保持理智,群体低迷时,自己要保持积极。不能跟随群体的情绪,当一个群体都在做一件事时,这就要警惕,群体活动无论好坏,最终会演化成一件坏事。我认这个理。有的时候在一个群体,想中和激进或低迷,但是寡不敌众,强迫选边战队,有违自己原则,也是无奈。
(一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钱穆白话试译:
有子说:“有人约而来信,必先求近义,始可践守。向人恭敬,必先求合礼,始可远于耻辱。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
他说:
任何一个社会,怎样的行为、怎样的言说、怎样的人格是合理合宜的,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共识。人只要生活其中,朝夕濡染学习,都会熟悉这些共识,和因此生成的规范。只是行为规范虽然清楚,但不遵守的,还是不乏其人;而自认遵守却又拘泥不通的,也大有人在。就以说话要守信、对人要恭顺、交友要互相信赖这些平常的道理来说吧,有些人便不能做得很好。有人一味要求说到做到,一旦做到了,反倒造成伤害自己、也连累他人的后果。因为那些话是不应该付诸实行的。毕竟人非绝对完美,平时的说话,往往会受情绪、环境、局势以及自己知识的有限性影响,而违背了理性,其中如果是属于预先承诺的话,怎么能真的去做呢?有人则一心一意对人恭顺,客客气气,却不知道表现过度,极有可能泯灭是非,不辨善恶,风骨尽丧而沦为乡愿,成为人家瞧不起的烂好人。有人则对于朋友全讲义气,不论如何都支持他、信赖他,以为那才够朋友,有亲切感。却不知道朋友应该互相切磋德行,规劝是非。举凡这等人,都是太固执习见了,以致失去道德喷段的自由,拘固不同,似是遵循规范,却残害了规范的真精神。这章有子提醒我们,人在言、行、交际上,都要细细思考社会规范的真正用意。社会规范说人要守信,但自己还要有义的辨别;规范说对人要恭敬,但自己还要守礼的分寸;规范说要亲近值的亲近的人,但自己还得思考什么样的人,才值得自己信赖、依靠。
我思:
守信要合乎义,不义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守信?这给人启示,不义的事为什么要答应?是被逼迫还是被利益熏心,看见结果不好就否定约定。这样对吗?我想的太多,这里也许只是对好人来说的,因为某些原因无奈与不义约定,孔老师认为这个约定可以不用遵守。在这里要明白个道理,别人的承诺不要他当回事,做好自己就可以。对人尊敬有些时候在外人看来有些虚情,只要是在礼节内,就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有不遵守礼节的人才会觉得这是问题,记得很久一次吃饭,同学嫌我吃饭像老太太吃饭似的,我倒想问问,难倒露牙或出声就好看了吗?生活中要找关系深的做靠山,把自己的后背给信得过人。也算是为了生存自保,关系深浅转眼就变,还是那句话还得靠自己。复杂的社会找个信得过的朋友为伴,生活的就容易点。好人坏人一半一半,就看运气了。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有意义的。
(一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辩证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他说:
一般人所讲求的好学,常将知识与生命割裂开来,并将学习内容视为工具,期盼经由学习某种知识技能,获得权势名位、享受较好的生活品质。心里想的,全是现实利益。但是孔子的好学,却力求生命与知识的结合,以知识砥砺道德生命。孔子认为一位好学者,无暇在食住上求取精美丰足、舒服安适,不会将精神耗费在感官的享受上。他甚至认为那些无法忍受困穷、以恶衣恶食为耻的人,是不可能立志于道,求道有成的。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也应是对求饱暖安逸者的批评。孔子的好学,乃着力于道德生命的拓展上。对于生命学问的学习,对于道的追求,他总是不断告诉弟子,力行是最重要的。必须勤敏于实践义理,在做事上磨炼自己的心志,而不是空凭口说,把道理挂在嘴边,说得玄妙动人而不做。而且更应该接近贤德者,向他们请教、学习,.以期修正自己,增益自己。
我思:
我认可这句话,首先要明白时间有限,过于执着于吃饭和居住,用在这方面的时间精力就会多,相反用在学习的时间就会少。其次要分清主次,有些人认为吃重要,有些人认为学习重要。选择一项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然后投入大量的精力。对于我来说,为二重要的事,运动和学习,空闲用在这两件事上的时间多一些。每个人获得快乐的点不同,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打牌。道不同不与之谋,互相彼此了解。
(一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钱穆白话试译:
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先生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难就更好了。“子贡说:”《诗经》上曾说过,像且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这意思吗?“先生说:”赐呀!使这样,才可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
我思:
这里表现了三种生活境界,一种贫谄富骄,二种贫无谄富无骄,三种贫乐道富好礼。之所以提这个问题,因为贫谄富骄一成常态,或是在社会中一定比重,我想这就是人性,这样做才能生存才能满足虚荣心。二种是社会对不良现象的直接反抗。只有站在人性的对立面,才是天性,才能整体提升。三种是顺应环境。一味对抗情绪对抗人性使人容易冲动,失去理智。这里就说,人应该看清自己,顺应环境。一个穷人不能巴结人,应该怡然自乐,享受贫穷能带来的快乐。这里我是不赞同的。前半句我认可,穷人不应谄媚,但是也不能默认生存状况。享受穷人的快乐,但还要努力改变命运。孔子只提了快乐,并未提改变命运。我想这就是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也真是封建思想推崇儒家的原因。毕竟国家还是穷人多,穷人都努力改变生活状况,也就带来一系列的变动,统治者最不喜欢变动了,变就意味着对统治者的反抗。所以孔子只说了要乐于贫穷。对于富人要懂得礼仪。也未提如何帮助穷人。这就是各司其职吧,穷就世代的穷,富就世代的富。各做好各自的事,乐在其中。后半文说的事举一反三的事,这句很受用。后半文也是对前半文的解释,乐道是无谄的精益求精。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总可以在其他一些事物中,找到相通点。“告诸往而知来者”知道过去就可以推测未来,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寻找规律,可以在预测未来。可以借鉴,不能完全依赖。
(一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该愁我不知人。”
他说:
吾人为学做人,人之知不知已原于已无损,毋需以此为患,但一般人多半反其道而行,总是只考虑到自己,而担忧人家不知道自己。其实,如果能凡事不那么自我本位的话,我们自能知人,亦能为人所知。譬如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渐疏离,邻居间甚至形同陌路。如果我们能先肯定对方,主动向对方招呼,通常也会得到回应,如此认可的关系便能建立。如身为主管者,更要忧虑对属下的不了解。生命如能自我充实,自然能显现出光辉,照射、温暖别人,影响别人,久而久之,自然近者闻风,远者也会向往,所以不必去 忧虑别人不知自己。青少年在学习中的学习阶段,是人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应该认真、努力充实自己,至于别人是否了解我、肯定我,那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此生活,生命中便能有真正的喜悦与快乐。
我思:
这个和我的思想一致,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我主动的了解人,我可以控制我的思想,别人主动了解我,我是被动地,我不可以控制。主动的事得心应手,乐趣也多一点。但是主动又能得到多少信息呢?还是开心做自己,也就不必去了解未知的别人,也就不惧被别人了解。
~~~~~~~~太长不看~~~~~~~~~
简版:论语学而篇第一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