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终于把高中时萍萍推荐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看完啦。真的很心水这个作者的文笔啊,刚开始看时就给我一种亲切的味道——书中人物的言语给我满满的闽南味道。或许是这个清明,我没有回家,而这本书恰恰给我的一丝丝乡愁给予寄托吧!
这事实上是一部伪言情小说,你要说它是言情小说,可是读着读着我反倒被书家里长家里短,人物的关系、人情世故给吸引住了,而那言情独有的滋味,半点也没有享受到;要说它不是言情小说,可是书中情书占据的笔墨也不是少的,你一封,我一封,合着最后还撕掉了,又重新黏在一起,连碎屑也不放过。这说不是言情小说,其实我还是愿意相信的!(哈哈哈哈~)
就像本书简介写的一样,主角贞观和表哥大信真的是似有若无的爱情,开始得不知所以然,又结束得莫名其妙。结束的时候我也被吓了一跳,怎么莫名其妙的就吵起来了呢?!莫名其妙的就断了所有的联系,不再往来信件,连面也见不着了。就这样子,到尾声的时候又似乎从来没有开始过一样,或许这只是主角贞观的一场蜕变的历程,就像蚕做茧化蛹,又破茧而出一样,续以生命,也不过是一段人生的曲折路径罢!而正如结尾处说到的:所有大信给过她的痛苦,贞观都在这离寺下山的月夜路上,将它还给天,还地,还诸世间。而她,还是那个大家族里见之人喜的阿贞观。故乡,才是永远存在的,无法忘却的存在。
此书给我的感觉很平易近人,且生动有趣,向我展示了一幅幅阖家欢乐的场景,像闽南文化那样的台湾文化,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美德的赞叹,以生为中国人而自豪、骄傲!书中多次写到古人留下的东西——《礼记》、《史记》等等,可见的作者应是对其有过研读的。而中国人的精神来源是离不开这些个文学瑰宝的,就如同文化一般深入人心。
文中描写到阿嬷躺在太师椅上、阿公在天井,给祖孙辈们讲故事,什么“薛仁贵征西”等等,想想就觉得很美!当阿公告诉贞观不要说出阿启伯头摘菜瓜的这件事,告诉她其实他也没错。当时阿贞观听得毫无主张,但事后重想起后巷路妇人告密的嘴角,与外公告诫自己的神情,忽地懂得了在世为人的另一层意思来——贪当然不好,而贫的本身没有错;外公的不以阿启伯为不是,除了哀矜之外,是他知道他没有——家中十口,有菜就没饭,有饭就没菜;晒盐的人靠天吃饭,落雨时,心也跟着浸在苦水里……(我觉得这个这段叙述深得我心,就打下来啦!)而阿贞观则是记下,且要让自己的下代们知道先人的处事与行事是怎样宽阔余裕!
我真的很心水这本书啦这书名也是别有韵味,一江里有一月,而千江就有千月,这千江千月就是贞观的家乡之美,对于阿贞观来说生作海的女儿有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