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魏谓魏冉曰:“公闻东方之语乎?”曰:“弗闻也。”曰:“辛张、阳毋泽说魏王、薛公、公叔也,曰:‘臣载主契国以与王约,必无患矣。若有败之者,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国依冉也,而事臣之主,此臣之甚患也。’今公东而因言于楚,是令张仪之言为禹,而务败公之事也。公不如反公国,德楚而观薛公之为公也。观三国之所求于秦而不能得者,请以号三国以自信也。观张与泽之所不能得于薛公者也,而公请之以自重也。”
有人替魏国对魏冉说:“你听说东方的诸侯国是怎么讨论你的吗?”魏冉回答说:“没有听说啊!”说客说:“辛张、阳毋泽劝说魏王、薛公、公叔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们用车载着各国的木主,联络各国的军队,共同进攻楚国,一定没有失败的风险;如果失败了,我们就交出自己的脑袋,然而我们还有一种担心,那就是秦国和楚国联合起来。那楚王让他的大臣们誓死作战,然而我们还是比较担心的。那就是楚王会依靠秦国的相国魏冉,然后与秦国结成联军来对付东方诸侯国的进攻。这是我们最为担心的结局。’现在你真的向东出使到楚国去的话,正是证明了张仪他们所担心的预言变成禹那样的人一样准确,最后会是你的行动失败啊!你不如回到秦国去,然后给予楚国一些帮助,然后静观薛公怎样对待你。观察东方三国如何想求助秦王而不能得到的东西,然后你站出来号召他们,让他们更相信你。再看辛张、阳毋泽不能从薛公那里得到的东西,然后你再主动帮助他们而赢得他们对你的倚重,你的国际地位自然会提高了。”
魏冉,楚国人,随姐姐芈月嫁到秦国,外甥秦昭襄王任命他作为秦国国相。东方韩齐魏联合攻打楚国,楚国自然要向秦国求救。本来魏冉是计划到楚国去帮助楚国抗击三国的,魏国看到了就派人前往劝说魏冉不要前往楚国,因为这样对秦国和自己不利。不如做壁上观,口头上答应楚国,实际上看交战双方能给予自己多少好处,然后利用秦国的有利地位来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政治利益。
一切的政治行动,都有利益驱动。单一的利益收获和双份利益的收获,短期利益的收获和长期利益的收获。集体利益的收获和个体利益的收获,这些利益的比例考量永远是左右政治运动方向的要素。古今如此,中外亦如此。
好了,我们来看看希罗多德的历史吧!
司库列斯是斯奇提亚国王阿里亚佩铁司的诸子当中的一人,但他的母亲都是伊司脱里亚人,而不是本国的人,她教给他希腊的语言和文学。后来阿里亚佩钞司中了阿伽杜尔索伊人的国王斯帕尔伽佩铁司的奸计而被杀死了,于是司库列斯便继承了王位和他父亲的那个名叫欧波伊亚的王后,这是一个道地斯奇提亚的妇女,她曾给阿里亚佩铁司生位一个名叫欧里科司的儿子。司库列斯这样便成了斯奇提亚的国王,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满足于斯奇提亚的生活方式,而勿宁说是远为喜好希腊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从小便是接受了希腊的生活方式的。他于是做了这样的事情:他率领着斯奇提亚的一支军队到包律司铁涅司人的一个城市去(这些包律司铁涅司人自称是米利都人),到了他们那里以后,他总是把他的军队留在城郊的地方,而他自己则进城把城门关上,然后脱去斯奇提亚的衣服,穿上希腊的服装。他穿着这身服装,没有一个亲卫或其他任何人侍从而出入于公共场所的当地人们中间(人们把守着城门,为的是不叫任何斯奇提亚人看到他穿这样的衣服)。他在每一方面都模仿希腊的生活方式并且按照希腊的习惯祭祀诸神。他这样过了一个月或更多的时候之后,便再穿上斯奇提亚的衣服离开了这个城市。他是常常这样做的,他在包律司铁涅司盖了一所房子,娶了当地的一个妇女并把她带到那里去。
哈哈!自小而大的文化熏陶具有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固化作用。对一个国王的影响是那样的巨大。这就是东方的所谓教化。
但是在他注定要遇到凶事的时期到来时,他便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他想使自己参加巴科司·狄奥尼索斯的秘仪,而当他正要开始接受参加秘仪的圣礼时,他看到了一个极为奇妙的预兆。他在包律司铁涅司人的城市里有一所宽敞的住宅,这便是我刚才谈到的那所住宅,这是一所巨大而豪华的住宅;在它的周固都是白色大理石雕成的斯芬克司像和格律普斯像。这所房子中了天雷而全部被火烧毁了。但司库列斯不顾这一切,仍旧把参加秘仪的仪式举行完毕。然而斯奇提亚人却由于已科司的狂欢祭而寅怪希腊人,说搞这样一位使人发狂的神,那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因此当司库列斯参加巴科司的秘仪的时候,一个包律司敛涅司人便到斯奇提亚人那里去嘲笑他们。
文化冲突往往起源于歧视嘲笑。这会引发仇恨。
他说:“你们斯奇提亚人嘲笑我们,说我们举行狂欢祭并在降神的时候发狂:但现在这个神却降到你们自己的国王身上,而他现在就正在参加狂欢祭并且给这个神弄得神魂颠倒哩。如果你们不信的话,那末就跟我来,我会把他指给你们的”。于是斯奇提亚人的一些首要的人物便跟着他去,这个包律司铁涅司人便偷偷地把他们带到城年的一座塔楼上去:而当司库列斯和参加狂欢祭的人们经过的时候,他们从那里立刻在发狂的人们中间看到了他;斯奇提亚人认为这乃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于是他们便离开了该城并且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全军。
国王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注意民族民众的文化感情。不能轻易挑动这种仇恨。
在这之后司库列斯返回了本国,但是斯奇提亚人叛变了他,他们拥戴他的兄弟、即铁列斯的外孙欧克塔玛撒戴司为国王。司库列斯知道了他们怎样对付他和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之后,便跑到色雷斯去了。当欧克塔玛撒戴司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率领大军到那里去。但是当他到达伊斯特何的时候,色雷斯人阻住了他的去路:而当两军看看就要打起来的时候,西塔尔凯司派使者到欧克塔玛撒戴司那里去对他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相互比试力量呢?
你是我的姊妹的儿子而我的兄弟又在你的身旁,你把他交还给我,我就把司库列斯交给你。我们两个人还是不要使自己的军队遭到危险罢”。西培炽凯司的使者对他的建议便是这样,因为西塔尔凯司的一个兄弟从他那里逃跑并亡命到欧克塔玛撒戴司那里去。斯奇提亚人同意了这个做法,他把自己的舅父交给了西塔尔凯司并从西培尔凯司那里引渡过来了自己的兄弟司库列斯。
于是西塔尔凯司接受了他的兄弟并把他的兄弟带走了,但欧克塔玛撒戴司却就地杀掉了司库列斯的头。斯奇提亚人是这样一丝不苟地遵守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对于那些把外国的风俗习惯加到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之上的人们,他们就是这样惩罚的。
不同的民族对于背叛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坚决杜绝,有的相对温和包容。哪一种更好一些呢?难以给出唯一的答案。还是尊重事实吧!让历史发展的事实来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