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页数第105页-第131页,第五章“中段”
金句摘抄:
我深信最吸引人的小说,一定会让死亡的阴影从头到尾笼罩在主角头上,除了实际死亡,还有精神跟职业生涯的死亡。p106
他在黑暗中弹琴时,我的心又死了一些。p106
让读者担心主角可能失去什么,他们才会继续读下去。p107
你一定要想出理由,解释主角和对手为何不能停止缠斗。p108
文学小说中,附着元素有时候会自行产生。主角必须改变自身,否则便会遭逢精神上的损失;或者他必须避开特定影响(对手),以防自我成长受阻。p110
这就是小说家的工作:先写出行动,然后提出合理的解释。p112
希区柯克为何被称为悬疑大师,因为他比其他导演会拉长紧张段落。他绝不会让骇人的一刻默默过去,反而会把场景的潜能发挥到极致。p115
你不可能不用陶土就做出陶瓶,而对小说家来说,你的陶土就是麻烦。你必须一直自问:哪些麻烦可能对我的角色造成严重伤害?p115
开始动笔拉长紧张段落时,请交替使用动作、内心戏、对话和叙述。每一类都花时间好好描写。p116
实际遭遇危险或悬疑的段落最适合拉长了。拉长的方式很简单——放慢动作。请在脑中一格一格过这个场景,就像用慢动作看电影一样。p116
你能学会的重要技巧,便是如何安排场景的节奏,以符合故事应有的风格和感觉。p117
当角色陷入痛苦的情感纠葛,千万别让他好过。人类本来就有怀疑和焦虑等情绪,所以就尽情发挥吧!让读者看个够。p117
想拿捏小说中适当的紧张程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初稿时尽量拉长紧张段落,事后再回来分析。p120
每个场景都可以稍微突破原本的正常框架,你必须习惯寻找场景中隐藏麻烦的小缝隙,然后钻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p121
如果你能创造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色,以及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并在过程中提高主角要付出的代价——你就掌握了让读者欲罢不能的基本元素。p121
商业小说作者也可以通过主角的内心世界,提高主角面临的心理代价,替故事增加深度。比如逼主角选择。p124
阅读中印象最深的内容:
如何唤醒昏昏欲睡的中段?作者介绍了一些方法替情节注入生气:
— 分析故事中的代价,即主角如果达不到目标需要付出的牺牲,可以从情节、心理及社会因素来考虑。
— 加强附着元素,即主角和对手为了什么绑在一起,可以从生死、道德、职责、偏执情绪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这几个方面加强附着力。
— 提高情节的复杂程度。
— 增加新角色,比如来自过去生活环境的意外角色,而且还握有主角的秘密。
— 增加新的副线情节,比如恋爱情节。
还可以建立紧张情节,并通过拉长紧张段落来加强故事的吸引力。
由此联想到的其他感悟:
“附着元素”这个词对我来说很新鲜。
书中说“附着元素”就是主角与对手的冲突所需要的要素,即强烈的关系或情境,将角色绑在一起。
我的理解是小说中必须有让读者信服的理由,为什么主角和对手会无休止地斗下去,为什么主角不放弃?
这让我联想到去年热播的职场剧《平凡的荣耀》。
新人孙弈秋加入了垃圾四组,组长吴恪之是一个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却因为和老总的矛盾总被穿小鞋,接手的都是垃圾项目。他带领小组成员辛辛苦苦地变垃圾为宝后,马上这个项目就被转入其他小组。
不仅没好项目,职场前途也一片暗淡,他培养出来的人都要做他的领导了,而他却永远看不到升职的希望。
照道理,这种情况早就应该闪人了,你和老总怎么斗啊?
当时看剧的观众和我一样有这个疑问:吴恪之能力这么强,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公司呢?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一份工作啊?何必在这里受憋?
电视剧开始时,虽然交待了吴恪之和现今总经理之间的旧怨,但是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导致他不得不留在这个公司。
一个人不可能只因为脾气倔、不服输而留在一个看不到发展还要整天受气的公司。
或许剧中要特别强调他已经上了行业黑名单,离开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他背了一屁股债,每一个月都要还贷款不能冒失业的风险等等。
剧末时,吴恪之最终还是辞职了,但观众也没看到有什么生死攸关的影响。
从这一点看,这部剧中“附着元素”确实需要加强啊。
不过这部剧中,有一处“拉长紧张段落”的场景倒让我印象深刻。
主角孙弈秋没学历、没资历、没背景,却因为母亲的原因加入一家知名金融资本公司。
和他一起入职的新人,个个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而他却连大学校门都没进过,不由得自惭形秽。
没想到分到小组的第一天,领导就让他去做会议纪要,这对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听不懂专业名词,也不知道他记录了些什么。
更没想到的是,还没回到工位,就被叫去参加决策会议,让他把会议纪要的内容说出来。
看着他手忙脚乱,汗如雨下的样子,观众都替他捏把汗。
而这时候,编剧无疑发挥出无限拉长这一紧张气氛的手段。
孙弈秋把他记录会议纪要的本子到处翻看,也没找出个所以然,旁边还有个高材生噼里啪啦地打电脑做对比。
实在翻找不到什么东西,然后突然想起自己录音过了,结果拿出录音笔后,手哆哆嗦嗦地插耳机插不进去。
这还没完,耳机线还绕成了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这一套连续动作演下来,把会议室中紧张的氛围烘托到极致,让屏幕前的观众对这一职场小白的境遇感同身受,进而无比同情,当然想接着看下去他如何翻盘了。
导演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