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少成多》

    当你还没闯出一番成就时,请不要把时间给荒废掉。做一个规划,在心中拟建一座“时间储存仓库”,可以把每天看似无关重要的一点一滴,分分秒秒的时间储存起来,积少成多。




比如说,锻炼身体,使身体活力十足,动作反应敏捷,精神面貌朝气蓬勃。

保持愉悦的心情,用善的一面去看所有会惹自己心烦意乱的事情。如果你每天笑得多了,心自然也舒畅了。


少说粗口,如果能做到,半句也不要说。因为当你说粗口的同时,自身意识会自然以为你生气了,然而会莫名其妙心生怒气。不妨细心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哪些人经常爆粗口的,也是特别容易动不动发脾气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妨多练练字,自从有了电子设备后,能执笔在纸上挥霍笔画的机会不多了,甚至是可以说没机会了。那些在大路上来回穿插的外卖骑手小哥,一整天几乎坐在车里度过的滴滴打车司机,卖奶茶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科技发达,通讯方便的同时,然而打字抹杀了执笔写字的习惯,手机点餐抹杀了出门下馆子的习惯,线上支付抹杀了掏出现金买单的习惯。很多很多的传统习惯,仿佛遭受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无情地一口一口吞噬掉,只有小部分坚强的抗体,艰难努力地挣扎着。


我猜想,现在能每天写300个字的人,应该是极少数人群了吧!除了在校的老师和学生,及从业教育的工作者。为什么我要发问写300个字?因为它刚好写完一篇作文,哈。就拿我现在,整理这篇文章的内容,也有些过意不去。其实我也是习惯了在手机上,或电脑前敲打着,需要的文字。为什么会习惯了这般操作?可能是写在本子上后,又要重新录入手机保存。不想重复做二次的原因,就想着一次性能完成,从而选择以最快的方式完成它。


从去年的12月份开始,给自己规划了每天要在硬笔书法纸上写一页到两页纸的字,一页写满是154个字。以前也是有写字,但没有硬性规定,就是断断续续地写,有时候连续几天地写,有时候隔三差五地写。反正就是兴致一上头,就开始不停地写,写到兴致慢慢褪去,自己心中满足了才放下笔。以前是没有规定笔法去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现在是规定一种笔法去写,不管写得好不好看,必须每一笔都要以工整的要求方式去写出来,直到写到自己满意为止。有句成语叫“赏心悦目”,我悄悄地在从中改了一个字,叫“赏字悦目”。看着自己写的字,慢慢往好看的方向一步步前进,还真的有这种感觉,心情也会感到很愉悦。


现在的我,非常喜欢做一些积小成多的事情。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的成效,但这不重要。假如时间是一个长度,那么我可以这样规划,每天用一小段一小段的碎片时间去做事情,再把它汇总一起,拼凑在时间的长度里,就会瞬间呈现出一目了然的画面感:一条直线从起点一路延伸到终点。简单一点说,今天规划的步数要走一万步。可是,我们每天不可能有大把时间用来走路,或者说能用一次性走够一万步的时间。那么,想要完成目标,还是有办法完成的。比如说,我们可以规划为三个时间段去走。早上走三千步,午饭后走三千步,晚饭后再走四千步,再把三个时间段的步数加起来的总和,就能达到一万步了。所以,我越来越倾向做积少成多的事情,同时也是从这些一点一滴看不到的小成就,变成了渐渐堆积起来的大收获。


我也是一个不懂怎么去写文章的人,但这完全不碍于我去写文章。虽然我不能把一篇文章一气呵成地写完。也许会写文章的人,能集中精力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篇。而我,有可能需要一两天,一周,或半个月才能完成。而于我的写作能力来说,确实属于比较笨的那一类人。不过,我的抗打击能力,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同时,也坚信自己能写出来文章来,直到写完为止。而在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状况,就是写完一段话后,想再表达下一句话的时候,却突然间发现词穷了,脑海里一片空白,所有学过读过的词汇,好像跟我脱离了关系,就连一笔一划都在拼命地拒绝我去使用它的权利。刚开始确实感到很憋屈,很懊恼,但又没办法,谁叫我天生就这么笨,哈。看着屏幕,却迟迟无从下手,去敲打任何一个能敲出文字的键盘,那种心情是鬼见到都要退却三米,想想都很可怕,哈。后来,我找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就是坚持做小笔录。每当一有头绪,脑海里闪过的一段感悟,或者当时的即时心声反馈,就立马编辑成文字,录入在手机的笔记本里。自从养成了这一习惯后,那是真的在往后的写作路上,词汇在脑海中确实感到呈现拥挤的状况。“仿佛像位嫌弃孩子的母亲一样,叨个不停。”不知这般形容是否合适,但我还是用上了这句存在手机笔记本里的语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