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的故事

“书圣”的故事

肖语佟

王羲之,字逸少,在东晋混得顺风顺水,还因行书高超,流芳百世。但是在下面,我可能要说一些让你大跌眼镜的关于王羲之的“坏话”,这可能会影响王羲之在你心中的完美印象。但是,如果让我在美丽的谎言与丑陋的事实之间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后者。而且,这下面所说的一切都无损于他的伟大。

王羲之小时是一个笨小孩。啥也不懂,以至于后来他去学习书法的时候,竟天天抱着一只鹅去上课。他小时候写字也贼辣圾,大家都说他不是写书法的料(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也被人说不是当科学家的料)。但是,王羲之很勤奋,天天、时时、分分、秒秒都在写。以前的人写字喜欢到河边洗笔,他洗着洗着把河水都洗黑了(还好以前的墨汁都是纯天然材料,不然就污染环境了)。字写好后,他天天抄别人天才的字,抄得一摸一样,可后来他突然开了窍——干嘛老是抄别人的呢?我应该自己写啊!于是,王羲之式的行书字体诞生了。

说到这里仍然没有什么问题,可问题就出在他成名之后。王羲之有着所有天才的通病——高傲自负。他身上总是有一股淡淡的优越感,拒人于千里之外,很不好相处。王羲之到会稽当官,刚到时,高人支道林也在,孙兴公便劝王羲之去见支道林,结果王羲之根本不把支道林放在眼里,懒得见他。后来孙兴公与支道林同车去王羲之那儿,王羲之还是不理睬支道林。直到王羲之要离开时,支道林叫住了他,请求稍作交谈。于是,支道林就开始讨论庄子的消遥游。支道林说了一大堆,构思新奇,非常精彩。王羲之这个臭不要脸的,刚刚还对人家冷眼相看,居然在那里披襟解带,留连不舍了。

很多人都知道王羲之是怎么成名的,却很少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那么,一代书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听我慢慢道来。

当时的王氏家族有两个支派,分别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比太原王氏牛B多了。所以,王羲之就不太看得起和他同龄的太原王述。王述一开始脾气暴躁,可到了后来,经过久日的修炼,立地成佛了,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王羲之却为此愤愤不平。王述在任会稽郡长官时,遭遇了大丧。于是,他就丁休回家治丧了。王羲之顶替他做了会稽郡长后,天天说要去为王述吊丧,结果好久都没去。好不容易去了,可你猜王羲之搞了什么?在王述按礼节哭拜时,王羲之只是看着,不但没有回拜,而且直接就走了。古时候的丧事最讲礼节,你不来就算了,既然来了就该正儿巴经干正事,你这样是搞哪出?这什么态度?!要侮辱人也不能在丧事上作践啊。从此,两人嫌隙大构。接着老天爷跟王羲之开了一个玩笑,让王述当了扬州刺史,成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王羲之不服气,竟傻到要上表中央要求把会稽划到越州、不受扬州管辖。中央当然没有同意,这事还不幸传了出去,成了天下人饭桌上的笑料。后来王述派密探去细查王羲之当郡长时的工作纰漏,然后登记下特地来让人送给王羲之,让其好自为之。王羲之气得吐血,只好辞官回家了。因终日郁愤,王羲之回家不久后就给活活气死了。一代书圣,死得真不够体面。这事告诉我们:智商低点没关系,情商一定要上线啊!智商不够可能只会缺钱,情商不够可是要命的。

王羲之固然是有缺点的,但这不能掩盖他的《兰亭集序》的光辉。书圣的书法成就和历史贡献,不会因为他脾气不好而被抹杀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吵架吵不过他,我就私下心底里叫他别里科夫,反正他也不懂别里科夫是谁。 冬天到了,别里科夫居然怕冷了。(其实别里科夫...
    小女娃子阅读 899评论 2 10
  • 很多事情 没有对错好坏 没有谁对谁错 各自安好吧
    3500f3ef60b3阅读 179评论 0 1
  • 我今天偷偷去看望昶,一路上我是这样想的: 那位知不知道我偷偷去看了他? 美伦,你明明知道自己不敢面对他,那为什么还...
    怦然希米阅读 595评论 10 1
  • 晚上抽空看了《严歌苓:我经历过无数的人生》的分享视频 映像最深的老师提到的画面感,看小说是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故要讲述...
    张依璇阅读 404评论 1 1
  • 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最喜欢的人,也许只活在记忆里。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也许没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这样在你心中的...
    5adc213b1d02阅读 2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