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题再现:作文(50分)
19.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打开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们认识了一些看似普通却又不同寻常的人:藤野先生虽穿着简朴,却能细心为我修改讲义纠正错图;朱德母亲虽自己节衣缩食,却去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人;居里夫妇虽研究条件简陋,却坚韧执着于探寻镭的存在……在你的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看似平凡却又不同寻常的人。
请以“他(她)就是这样不同寻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假如你要向外地的游客介绍南阳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清楚南阳名胜(或景点)的特点。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写作指导
(一)《他(她)就是这样不同寻常》
1.审题立意:
请以“他(她)就是这样不同寻常”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可以看出此题是命题作文,文体必须是记叙文。
由前面的材料中,“藤野先生”、“朱德母亲”、“居里夫妇”等,可以看到,这些人身上的共性:这些人看似或普通平凡,或为名人,却又不同寻常。因此,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不同寻常”,它指向的是人物独特的、与众不同非同寻常的特质或经历。
先理解“不同寻常”,至少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与其他人不一样,第二种是与自己之前的认识不一样。相比之下,第二种“不一样”更能写出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思考。第二种“不一样”不是客观的不同,而是自己主观的感受,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来的“不一样”,更能体现出自己成熟的认知能力。
文章可以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写出前后对比来,比如:以前我认为母亲是古板而严肃的,可经过我的观察和思考,母亲的身上原来也有青春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引发了我的深思。
在确定写作主题时,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明确“他(或她)”指的是谁,可以是我们身边的熟悉的具体人物,也可以是社会人物,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二是思考这个人物的“不同寻常”具体体现在哪里,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性格、特殊有意义的经历,还是超凡脱俗的才能、崇高的精神品质。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展现这个人物的不同寻常之处,并阐述他(或她)对你的影响或你对他(或她)的感悟。
2.选材构思
在选择素材时,第一可以是身边最熟悉的人:父母、同学、老师和朋友等。这些人我们在生活中接触最多,观察得也足够细致,选取生活中体现人物“不同寻常”的典型特点和事例。但是,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材的切口小而新,同时要兼顾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尽量挑选不落俗套的素材。
也可以换一个方向选材,可以关注社会人物:选取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如欣赏消防员的英勇无畏,在熊熊烈火中逆行,拯救生命和财产;欣赏科学家的勇于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不懈努力。不过在写这类人物时,要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避免内容空洞。还可以是文学作品或历史中的人物,这更能体现出自己独到的积累。
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将这种不同的感受作为自己选材的方向,写出对书中人物的“不同寻常”的理解,以此为脉络,可以体现自己的成长,也能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但此角度,须写出人物的不同寻常之处,同时要有对人物的具体细致的了解,不可泛泛而谈。
文体要求为记叙文,要求叙事中心突出,叙事完整,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感悟。内容具体充实,避免空泛地发议论而无实际内容。描写具体,语言生动准确。
评改时要注意文体辨别,如写成议论文或文体杂糅、模糊不清者,评分不得高于25分。
(二)介绍南阳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
1.审题立意
从前文材料“假如你要向外地的游客介绍南阳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以及题干中“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清楚南阳名胜(或景点)的特点”,可以看出此篇作文文体为说明文,题目要自拟。
审清关键词“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此点就限定了说明对象是知名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写成与此无关的视为跑题。
“南阳”限定了地点,必须是南阳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题干中的“假如你要向外地的游客介绍”,则点明文章要体现你对南阳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推介意味,要写出你对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个人感受来,要有向游客推介欢迎的表达。
题目自拟,根据说明对象来拟题,可以直接以景点名字来命名,如《武侯祠》;也可以加上说明对象特征《万代德名武侯祠》;还可以有更加形象的方式《诸葛躬耕地,一片赤诚心----南阳武侯祠》等。
2.选材构思
选材时,选择南阳极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如南阳府衙,医圣祠,白河湿地公园,老界岭风景区,五朵山风景区等。选取的对象,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了解最深入的,方能写出其特点。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你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观察和了解,并学会用简明的语言,将事物介绍得明明白白。可以写出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特殊功能,结构布局,历史悠久,文化人文价值,风格,重要意义等。
为了把说明事物的特征更具体、更准确地说清楚,往往采用多种、而不是一种说明方法,几种说明方法一起上阵,说明文的这台“戏”才会唱得更响。
3.重视说明顺序
写好说明文,最重要的是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能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更便于读者理解。本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来介绍,也可以仿照《苏州园林》的逻辑顺序,先提取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共性特征,然后分别逐一进行介绍。
4.说明语言要求准确严谨。
说明语言要准确严密科学,避免“想当然”,就是语言不够准确严谨,比如表示时间、程度、数量等的词语,一定要查阅相关资料,用尽可能确切的数据来表达;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避免“四不像”,就是文体模糊,很容易出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没有侧重。评改时要注意文体辨别,此题要求写成说明文,如写成记叙文或文体杂糅、模糊不清者,评分不得高于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