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牧民中,迁徙距离最长、搬迁次数最多的人家,一年之中平均每四天就得搬一次家。这真是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民族,一支密切依循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调整生活状态的人群。生活中,似乎一切为了离开,一切都在路上。青春、健康、友谊、财产……都跟着羊群前行。——《羊道:前山夏牧场》李娟
哈萨克族可能是最为遵循自然与天道的民族。
跟随着羊群逐草而居,冬不拉的声音随着骆驼的摇摆,在旷野中飘忽不定。
作者李娟通过《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这三本书,
为我们缓缓拉开了一个游牧民族在广袤天地间,在时间长河中,在历史波涛里的大幕。
这套书,推荐给初中以上的大小朋友阅读。
早已习惯“画地为牢”的我们,永远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骑马飞驰在草原之中,时间不再似流水般匆匆,一切都如同定格的画卷般美好。
对于游牧,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感谢李娟,用她的文字告诉我们,生活在戈壁草原上的牧民的命运到底是怎么样的。
01
搬家不仅仅是一场离开和一场到达,更是一场庆典、一种重要的传统仪式。对,它就是一个节日!——《羊道:春牧场》李娟
少则数百只,多则数千只牛羊,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随着季节的转换不断腾挪。
扎克拜妈妈带着儿子斯马胡力,当然还有李娟,也开始了迁徙。
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从形容词变成了现实。
只有十四五岁的女儿卡西需要赶着羊群走另一条更为崎岖的道路,大都是悬崖峭壁。
直到抵达牧场后一家人才再度碰面。
一位牧民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建议住院治疗,牧民却担心起仍没有动身的羊群。
你怎么看?
告诉他,人命关天,生命高于一切?
对此,李娟留下了“她是善良的,但她的善良离现实太遥远了”的感叹。
搬家,对于牛羊来说,是为了更为肥沃的草原。
对扎克拜妈妈一家来说,是向着希望前行。
无论前路多么遥远,哪怕寒冷与疲惫如影随形,
在坚持面前,什么样的痛苦都会被消融。
02
每一天的下午时光都容纳了一场漫长的睡眠,因此每一天的下午时光都如洪水泛滥,四面漫延。——《羊道:前山夏牧场》李娟
李娟的文笔就如同被翠绿的草地和无边的旷野沁润过,纯净而灵动。
孩子们在荡秋千,李娟这么说:
“天空一上一下地摇摆,茫茫群山一左一右地倾斜。空旷寂静的世界像巨大的摇篮,只为孩子们的一架秋千而悠扬晃动。”
面对着夕阳,李娟这么说:
“世界在黄昏时分最广阔,阳光在横扫的时刻最沉重。这阳光扫至我们的林海孤岛就再无力向前推进了似的,全堆积到我们驻地附近。千重,万重。行走其中,人也迟缓下来。”
这些文字一把拽住了茫然奔波的我,拉入那浩荡宽阔的天地之中。
我想,这就是阅读带来的最大意义了吧。
跟着李娟的脚步,体会她所经历的人生。
03
世人都需平等地进入当下世界,无论多么牢固的古旧秩序都正在被打开缺口。虽然从那个缺口进进出出的仍是传统事物,但每一次出入都有些许流失和轻微的替换。我感觉到了。——《羊道·深山夏牧场》李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电子产品也走入牧民家中。
我非常好奇的是,现代社会的便捷与繁华,会给牧人忙碌而平静的生活带来什么?
李娟同样给出了答案:
就目前来说,相当有限。
扎克拜妈妈的女儿卡西,有一位好友苏乎拉。
她向往着去城市中定居,去学电脑,去打工,甚至不惜偷拿家里的钱……
最终,仍旧回到家中,整日与牛羊为伴。
“她过早地远离了少女时代的平凡懵懂,过早地领略了现实世界的匆忙繁华。但她无所适从,沉默不语。”
卡西的姐姐在县城打工,假期少的可怜,生活也不能称得上是如意。
这让我在读的时候始终五味杂陈,既为了他们的遭遇而惋惜,
又希望这种久远而纯真的生活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这种矛盾的心态让我终究理解了李娟所说的……
难以言说。我不知该站出来不顾一切地高声赞美,还是失声痛哭、满心悲凉。——《羊道:前山夏牧场》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