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说观点是,较之于山水画作的精巧直白,写意画的表达空间会更为广阔与博大。从认知层面上说,第三重境界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确实会使人在越过层峦叠嶂的忧伤后,于山穷水尽处欣赏到那种平实的沧桑之美。
人世间,总会有一种力量能让人热泪盈眶;同样,也该有一种激励机制,会使无力者勇于迈动不懈向前的脚步。倘若将功名利禄视为这种引力的全部,眼界不仅会因此而狭隘,心胸也会变得枯萎不堪。想想看,依着初始气血充盈的灵动之躯,穷尽一生气力,竟换取一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对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来说,还真是有些辜负和可惜。
不用加以论证,孤独将是生而为人者唯一的底色与本质。仅仅想在熙熙攘攘中寻求幸福和快乐的人,显然不会明白这个道理。这同时说明,在生命本身的体验度上,这种理解恐怕还达不到及格线的水平。
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能摆脱以饮食男女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沿着寻求美的小径一直往下走,只要方法对头,期待中的那种飞涛雪仞的意志美,早晚会与你相遇又相逢。只是,这种王小波眼中极致的思维乐趣,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佛家认为,小乘做到尽头,也只能是炼得身形似鹤形。但对于大乘来说,其起点要求就是在悲悯的基础上,于拈花微笑间,去凝视夜静海涛三万里的海天盛宴。只是不知道,我这样的表述你是否真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