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原静书【1】
【原文】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久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①,有刻暂停,则息矣,非“至诚无息”②之学矣。
[注释]
①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语出《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②至诚无息:语出《中庸》:“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
[译文]
陆原静来信问:
下手做学问工夫时,感觉心静不下来!妄心固然在动,胡思乱想不听。照心也在动!这心既然一直在动,就没有一刻能停下来的。怎么办?
王阳明回信说:
你这是刻意要求个宁静,那就越静不下来。妄心自然是在动,这照心是不动的,物来则照,物不来则静,所以它是恒动恒静,即动即静,照的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照心固然在无物不照,妄心也在照,只是你的妄心自己在动,它照不准。“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又说:“至诚无息。”至诚之心,没有一刻停息。如果有一刻暂停,那就是息了,就不是至诚无息的学问了。
[解读]
陆原静即陆澄,前面“陆澄录” 中已经做了介绍。
陆原静提的心静不下来的问题,这是好多人的体会。王阳明就说,你越是刻意要它静,它就越是静不下来了。你不要认为心静就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物来心照,那照心在那里,总有过路的念头,你任他来去,不要过分关注就是,别把“不想!不想!不想”又变成了一件事,还多出一件事来。
“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大家需要注意这句,王阳明前面曾经用镜子比喻人心,“照心”可以理解为是打磨得很明亮没有纤尘的镜子可以朗照物体的心,“妄心”可以理解为是锈迹斑斑的镜子照出的类似哈哈镜般影像的心,“妄心”虽然不能如实照出物体的形状,但是其之所以能照出东西也是由于具有“照”的功能所产生的,所以才能讲通“妄心亦照也”这句。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王阳明引用《中庸》中的这句话,是要告诉陆澄,天地生养万物之道,是遵循着一个唯一的法则,天地哪怕有一刻不遵循这个法则,生养万物的功用就会消亡,人应该只按照“循理”这个唯一的法则行事用心,而不要以能否宁静作为标准。人心虽然可以认为是在无时不动的状态中,但是在这个动的过程中,人要效法天地之道,用功要没有间息,持续不断要求此心时时刻刻映照于天理,才算是“至诚无息”的学问。
为了更好地理解王阳明引用《中庸》中“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和“至诚无息” 这两句话,我们看一下原文:
“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 息”,有的版本是“ 测 ”字) 。”
大意是:至诚无息,是没有虚假,也没有间断,无论何时何刻,对何人何事,都是一片至诚。没有间断,就长久,长久的积德、集义、积诚、积累,就集义而生,征兆效验显现出来,至诚之德,著于四方,其效验显于外而悠远无穷。悠远,则其积累广博而深厚;博厚,则其生发也高大而光明。悠远致高厚,高厚又悠久,则圣人与天地同用,与天地同体。与地相配,则不见而彰明;与天相配,则不动而万变;悠久无疆,则无为而成。这天地至诚无息之功,只是一个字——诚而已。至诚无息,则其生物之多,成就他人,成就天下万物,无一刻停息,也有好多自己都不知道的。
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修一个诚意正心,修一个至诚无息。至诚之人,他影响了多少人,他帮助了多少人,还有好多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甚至超出他自己的想象,这就是“其生物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