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一抹清新的蓝色席卷了饮品圈。从喜茶的“冰川奇旅”到瑞幸的“瓦尔登蓝椰拿铁”,再到星巴克的“冰雪趣萃星冰乐”,无一例外都上线了蓝色系。
▲用颜色做营销
蓝色系的火爆,绝不只是这阵子的事。谈到蓝色饮品,立刻能联想到一句广告语“蓝瓶的钙,好喝的钙”,还有已经整整火爆了二十年脉动,瓶身也是蓝色。此外,法国的1664啤酒和蓝龙虾,也因为外观上的这抹蓝让大众印象深刻。而蓝色在饮品上的出圈,核心的原因在于差异化。
日常购物时,如果你对货架上的某款饮品感兴趣,那么你大概率会用手触碰它。被用户触碰的产品,被买走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任何一款饮品的设计者,就要去思考自家产品的外包装是否足够吸引眼球。这其实符合AARRR模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降低激活程度的方法。譬如小茗同学,高饱和的颜色,超大瓶盖,非常吸睛。瑞幸则把这件事做得更极致——在线上线下的广告中主推“小蓝杯”的视觉体系。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蓝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自然界的食物范畴中,蓝色的食物是罕见的,蓝莓是其一,然后紫甘蓝偏一点点蓝色,基本上一只手能够数清。蓝色食物的稀有,直接导致了在食品或饮品的设计中,蓝色被界定为“非自然色”,也成就了它的与众不同,单纯的“不同”就足够有价值。
而瑞幸重用蓝色,与它自身的定位——偏于职场白领的使用场景有关,贴合科技、稳重、商业等关键词,同时又能够在办公室里和绿色的星巴克、红色的Costa、橙色的连咖啡强势区分。颜色,实际上是一种身份符号的象征。
同样的道理,用颜色做营销的玩法,还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如果我问你耳机是什么颜色?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回答白色、黑色、彩色,等等。这件事情倒退二十年,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耳机是黑色的。从当年非常火的爱华牌耳机,再到铁三角、森海塞尔、舒尔,其实都是黑色的。
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耳机是白色的,这是由于苹果推出iPod时的一个设定。当时乔布斯特别希望用户用iPod的时候能被更多人看到,而iPod一般放在兜里看不到,唯一露出来的是耳机和耳机线。若想彰显产品特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耳机颜色做的和以前不一样。这种变化,让所有用户能够达成自己的“个性化”。并且若干年之后,哪怕iPod的广告牌颜色再斑斓夺目,人物耳机线永远是白的。颜色即品牌,这正是乔布斯非常明确的产品打法之一。
▲“颜色”,与众不同
再问大家,你觉得电脑是什么颜色?其实它的“颜色”在不断变化。20世纪九十年代,白色几乎是对电脑的全部描述,主机箱是白色的,键盘是白色的,就连显示器灯源也是白色的。后来,IBM的电脑产品进入市场,黑色的高级庄重感俘获了很多用户的消费期待。再后来,苹果又将主流的电脑外观颜色变回白色,与之搭配金属色等科技感十足的颜色,在一众产品中大放异彩。
这些案例的核心逻辑在于,如果作为后起之秀,我们在做一款产品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各种方式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用户心智。比如,为什么爱奇艺早期将LOGO的颜色定为绿色?只因为当时主流的视频平台玩家,像优酷网是蓝色,土豆网是黄色,PPTV是蓝色,PPS影音是橙色,它们的大色系要么蓝,要么橙,为了彰显自己的特点,爱奇艺就要在“没有”里挑选颜色。
而为什么其它视频平台都不愿意选绿色?客观来讲,绿色非常不好做配色。现在很难看到主流网站是绿色系主导的配色(当然360例外),搜狐是橙,新浪是红,红橙蓝这几个颜色是比较好配色的,而绿色极其难配,爱奇艺为了和它们不一样,便选择了绿色。这跟奇异果本身没有一点关系。(大家可以猜一下芒果TV的LOGO是什么,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关注我的知乎账号-高玮的产品思维,藏着很多有趣的产品小知识)
所以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如何让自己被别人记住,如何能够产生差异化。当然,事物的颜色要符合它本身的定位。比如为什么蓝色大多只在饮品中出现,而不在食物上使用?因为蓝色的食物是非常倒胃口的,人们的极限是吃蓝色的冰沙,而绝对不会想吃蓝色的肘子,肉质变蓝是一种变质、有毒的表现。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些有关色彩心理学的读物,相信你们对颜色会有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