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从想到--学到----做到,是世界最大的距离。你听到别人说时,你一拍大腿:这些我都懂,可你为什么就是没有做到呢?
不做不是因为不会,是没有做。
如跑步,很多人明知道自己三高,明知道自己过于肥胖,甚至性命堪优,也无法迈开腿跑。
如读书难吗?你知道种种阅读的方法,各种阅读的好处。所谓难是不做才变难的,在现如今互联网时代 ,学到一个知识,知道一个概念、方法太容易,做到才是最难,最核心。
我们明明很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啊,我们上微课,订阅专栏、读更多的书就是想成为自己的样子啊。可我们忙碌了大半年,生活依然照旧?
一个道理是不是真的懂了,只有一个评判标准——你有没有行动。这就是心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人类大智慧的浓缩精华,知行合一。
如果你真正懂了某个道理,一定会反映到行动上,嘴上说懂却不行动的人,“只是未知”。
知和行,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原本就是一体,密不可分。一旦强行拆分开来,两者都会失去意义。
《知道做到》这本书分析了我们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从底层剖析了那些阻挡我们做不到的原因。然后再根据这些原因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知道做不到,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信息超载。第二、消极过滤,第三,缺乏跟进。
1、信息超载
A是一个学习逛热者,在年初的时候给自己立下目标:学习、成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于是他报了N多微课从写作、阅读、沟通、营销……都报了,订阅的专栏 从得到到喜马拉雅,从商业、科学、职业规划、心理学、经济全都有。
他每天的学习,从早晨5点开始,到晚上11点结束 ,看的、听的,一刻不停歇。
可半年过去了,他怀疑这些收费内容是否真正有效,为什么学的时候觉得都讲得挺有道理,但生活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大脑更喜欢新鲜的事物,是有好奇心的。当我们知道有新知识新方法时,我们第一时间想的事,寻找新的知识,新的方法。
前面还有新知识,我应该赶着去学新知识,以弥补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正是这种心理导致我们信息过载。A就属于被信息淹没,他只是享受学习的状态而已。
你学习了一个高效沟通的方法,又看见了一个高效阅读的方法,这个时候你肯定更希望去看一个高效阅读的方法,因为你觉得这个高效沟通的方法,你已经看到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呢?
我们旧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情况下,导致没办法学好新东西,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一件事情:我们重复练习,重复阅读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本身有很大的价值。因为我们,在不断练习,不断重复的过程,我们的理解和认识是不断渐进深入的。
解决办法:要采取少而精的策略才能应对信息过载。要有勇气花时间,重复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上。
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关键的事情上,对这些关键的事情反复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反而形成竞争优势。这是非常重要的认知。
为什么我们知道太多而过不好这一生,恰恰是因为我们知道太多了。我们不是要知道一个个单独的新知识,而是要知道的更少,更深入。
2、消极过滤
消极过滤就是我们大脑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有个过滤系统,我们这个过滤系统天然是消极的,负面的。
比如我们学习新知识新观念,或者在一个新书了解到一个新方法。如果你过去有过类似的经验、习惯或者方法,我们大脑第一时间是对抗的。至少我们是质疑的。无形当中阻碍了我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比如我们学到了一个沟通方法。首先要倾听,只有倾听,理解了别人,才去表达观点,才能有更好的共识。这是一个新知识。
解决办法:绿灯思维。绿灯思维就是当我们听到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时,我们要把绿灯打亮: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可行的,还要想为什么这个方法是可行的?还有这几个原因。换句话说你要鼓励大家,接受新的建议。
别人提的观点和方法,不一定全是正确的,他背后一定是有理由的,背后一定有支持他观点的原因。如果我们受到固有的思维模式。有过去先入为主的成功经验,反而束缚我,蒙蔽了我们,看不到别人的视角。
绿灯思维就是我们去寻找别人的理由,去发现别人为什么认为这个观点的时候,打开了一个新的理解问题的视角。
当我们用这个新的视角是看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发现,站在他的视角上,发现这个问题还是有道理的,还是能解决问题的。
3、缺乏跟进
我们知道了一个方法,下定决心想做,比如我知道的沟通要先倾听再理解,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过一段时间以后还是照旧以过去的方式去沟通,学了一个新方法,又回到了过去。我们有一个误区,以为学会新方法新知识的理念,这样我们就能应对和解决问题。
作者说,如果用一倍的时间来培训的话,我们要花十倍的时间和精力来跟进,可是想想我们哪个公司哪个人会在学习或者培训完之后仍然投入10倍的时间来继续跟踪这个事儿呢?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提到一个方法就说我们团队管理的可以用看板的模式来反馈。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每个团队的表现和绩效,用最简洁的方式类似我们打篮球的时候有一个记分卡。
我设计了一个我们公司用的一页纸的看板,听起来很简单,就是在一张纸上列出我们各个项目的项目进度计划,项目成员每天就做一件事,把每天完成的进度在上面点一个点就可以啦。然后能看到实际的情况和计划的进展。我就把这个方法给大家,开会的时候和大家介绍时,大家都觉得很好,很直观,很有用,反馈也很快嘛。
第一周就问题百出,有人对这个计划进度的理解不一样,有我这个圈哪个合适呢?有点觉得其实不用,每天都花个几天换一次就行了,索性就不画,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标注听这件事,几乎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一样。结果让大家真正用起来这个看板,是在半个月后。
一个好的跟进系统至少有三条,那就是指导、支持和问责,在你实践的过程中给出足够的指导,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给出支持,不断的反馈和帮助,做得好的激励表扬,做得不好的反馈改进。
影响我们知行合一的三个问题是信息超载、消极过滤和缺少跟进。对应的破解方法就是精要主义、绿灯思维,持续跟进。
书里针对三个人们无法做到的原因,又分别给出了解决方法。而这个方法正是心理改变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改变认知,第二阶段改变态度,第三阶段改变行为。
所以认知态度行为是行动改变理论的基础,也就是我们产生新行为的一个基本的模型,你了解的这个底层模型,就知道作者讲这个知道到做到的方法。就用了认知态度行为的改变模型。